歷屆參展作品

開幕電影 (2014)

故事簡介:

單看片名以為是悲壯革命烈士片?那就誤會大了,「孫中山」是個銅像,「行動代號」是兩群中學生的非法勾當。兩個孩子,一個沒錢交班費,一個沒錢交畢業旅行費,各自策劃偷運學校銅像變賣賺錢,兩批人馬狹路相逢,行動之前先比一下誰人最窮,誰有資格當小偷。美少女面具與鋼鐵國父共冶一爐,張孝全、李千娜、張書豪亮麗客串,《藍色大門》導演易智言夥拍《囧男孩》監製李烈,在街頭發掘素人少年演員,不賣文藝小清新,而是劍指台灣世襲貧窮的沉重議題,以青春喜劇吶喊出當下社會的無聲憤怒。

 

導演簡介:

1959年生於台北,畢業於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後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攻讀電視、電影製作碩士課程。返台後分別擔任製片企劃、大學講師及廣告導演等工作。1996年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寂寞芳心俱樂部》入圍多鹿特丹等多個影展。2002年作品《藍色大門》曾於康城電影節「導演雙週」單元展示,獲斯洛伐克影展「最佳導演獎」,並入圍東京國際電影節,於第2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獲「最佳亞洲電影」提名,被譽為2000年代台灣最具代表性電影之一。2014年憑《行動代號:孫中山》獲台北電影節最佳編劇,並入圍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

 

作品年表:

1996-《寂寞芳心俱樂部》
2002-《藍色大門》
2005-《關於愛》台北篇
2014-《行動代號:孫中山》

導演:易智言

本地競賽 ( 公開組 ) (2014)

最佳創意
最佳劇本
鮮浪潮大奬最佳電影
最佳攝影

故事簡介:

男人流血不流淚,有苦只能自己知。一個替黑社會大哥用紋身執行家法的中年紋身師,一個過氣的中年拳手,經歷人生樽頸苦無出路。他們不斷以紋身和拳擊的痛,警醒自己所追求的人生,愈困難,就愈想改變。《殭屍》錢小豪沉鬱硬朗,親身示範男人最痛。

 

導演簡介:

陳美年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電影藝術,關注荒謬的事。

如果影像是通往記憶隧道的一列火車,而她一直在途中擷取風景。

導演:陳美年

最佳創意

故事簡介:

當社會運動成為日常風景,一群紀錄片工作者兩年來一直拍攝香港社運,懷疑一個神秘組織暗中控制天氣,企圖製造惡劣天氣減低市民參與遊行意欲。究竟是天有不測之風雲,還是神秘組織隻手遮天?導演陳梓桓畢業於城大政策及行政學系,透過影像記錄社運點滴。


導演簡介:

陳梓桓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政策及行政學系,其後於香港浸會大學修讀電影電視及數碼媒體碩士,畢業後參與不同的影像創作。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陳梓桓

故事簡介:

神秘病毒透過人與人之間的談話擴散,政府呼籲市民外出要戴耳罩,不得與陌生人交談。自由意志被壓制,當權者最期待的就是民眾對社會不公及種種扭曲現象充耳不聞。導演周震邦曾執導多齣關於香港社會議題的短片,今回以黑白呈現絕望中的吶喊,魔幻現實暗喻香港現狀。

 

導演簡介:

周震邦畢業於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電視及電影系。2014年網上短片《公屋‧居屋‧私樓》及《沉默的男人》掀起社會討論樓價高昂及香港人政治取態等熱話,點擊率逾一百多萬。 

導演:周震邦

故事簡介:

風水佬呃人十年八年事小,最慘的是為人指點迷津卻救不了自己。神棍文俊從獄中獲釋,非但沒有痛改前非,反而化身道士呃神騙鬼,以茅山神功騙盡一眾苦主,縱有女友為他照顧患病母親兼苦苦相勸,也難令沉淪騙海的他重新做人。害人終害己,《警訊》式真人示範,老戲骨郭鋒奸在細節,示範何謂終極神棍。

 

導演簡介:

張展雄生於香港,拍攝時總會為一些預期之外的驚喜所感動。

導演:張展雄

故事簡介:

發展大過天,所有被認為沒用的統統無得留低。曾經擁有的只能靠記憶回味,遺憾也只能藏於心底。一個舊行李箱,一個消失中的舊社區,一個無力而孤獨的靈魂。往事如浪花般湧現,面對終會過去的事情,只有永放不下的心情。

 

導演簡介:

張詠琛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電影藝術系。拍畢首部執導作品《苑苑》後,切身體會到電影角色不是作為「角色」的存在,而是作為一個「人」的存在,為著有共鳴而感動的觀眾生存下來。

導演:張詠琛

故事簡介:

沉默寡言的中年男店員,午夜一個人守著位處偏遠的士多。婚姻不如意的過氣女星,在附近山路趕拍通宵戲,借別人的劇本,演自己的哀傷。一首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勾起她丟失愛兒的痛楚,也把兩個萍水相逢的孤獨心靈悄悄拉近,他卻注定只能躲在遠處當她的觀眾。


導演簡介:

張戩仁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主修電影藝術。現職電影編劇。

導演:張戩仁

故事簡介:

不是永生情人,只是迷幻酒吧裡的一段危險關係。愛你愛到殺死你,全因一支孤獨探戈。尋找獵物刺激熱烈,烈火青春過後上演愛殺,捕獵下一個愛得轟烈的受害者。所謂戀愛只是一霎激情,無盡慾望就在一夜燃燒,在仿K-pop MV的風格中血債血償,沉淪慾海!

 

導演簡介:

蔡潔鈴,又名卓妮爾。1999年入行,以擔任美術指導和編劇為主。自編自導首部獨立短片《生日》於2009年亞洲獨立電影節放映。2012年製作電影預告片《在途上的人》於網上發佈,引起媒體關注。

導演:蔡潔鈴

故事簡介: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泳隊隊長天恆意外遇溺身亡,隊員間士氣盡失,後備入替的紀元希望重振隊員鬥志為比賽準備,同是泳隊隊員的天恆女友卻態度冷淡。紀元以為她仍未走出傷痛,卻發現遇溺背後隱藏痛苦秘密。青春在水花中翻滾,在憂憂愁愁的歲月「泳池」中走了。

 

導演簡介:

莊婉萍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主修編劇。總被電影感動,也希望寫出感動人的電影。

導演:莊婉萍

故事簡介:

這是不是最壞的時代?對由1998年時空轉移來到2013的兩個小學生來說,2013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時代,存在著的是問號和感嘆號。在似曾相識又似是而非的街巷,他們遇到自己曾經或將來可能會遇上的各式人和事,為突然出現眼前的未來興奮及迷失。稚子之心看香港,打造出不一樣的時代感慨。


導演簡介:

郭童旋是一名居住紐約的香港電影工作者。

導演:郭童旋

故事簡介:

做人情可以做到滿城風雨,原來五百元也不是人人能夠負擔。四個同住潦倒少年前無現金後有加租,索性打包租婆嫁女主意,在婚宴之上把人情掉包。包租婆不近人情,四少年決意要她償還「人情」債。只是人算不如天算,覬覦「人情」的原來大不乏人。一場婚宴成了照妖鏡,最好還是不要看見自己的身影。


導演簡介:

林銘濤,於香港演藝學院畢業後到北京電影學院深造。回流香港後,於香港有線電視擔任導演一職,五年間拍攝了不少廣告。現為活躍於廣告界的獨立創作人 。

導演:林銘濤

故事簡介:

生活迫人的後果,是不斷升溫的怨氣及一觸即發的仇恨。茶餐廳東主面臨加租不安焦躁,年輕伙記不醒目也不勤快,自然令二人關係火上加油、萬劫不復。街坊小店無以為繼,水貨客螞蟻搬家,自力更生的小販被趕盡殺絕。兩個生活在這壓力都市的人,因為社會環境因素而互相傷害,發人深省。


導演簡介:

林森,生於香港,熱愛電影、音樂及參與社會運動。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導演系,現職自由錄像工作者。

導演:林森

故事簡介:

保安員日復一日在展示創意的藝術館中重複刻板的工序,悶中作樂,投入藝術品的幻想世界,馳騁逃離現實的天馬行空。每日「巡更正常」,毫無變化的看更日子,卻因某夜一個哭泣女警而徹底改寫。尋找失蹤的瑪連箂警犬,究竟一切是否仍然正常?

 

導演簡介:

馬智恆,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文學士)及哲學系(文碩士),獨立電影導演。曾出版《YHA 30+香港年青藝術家對談錄》。新作《女實Q》(陳浩倫合導)關注社會基層的生活。攝製中作品《浮靈唱》記錄失傳的漁歌。

導演:馬智恆

故事簡介:

黃色只是一種顏色,但對於偏執的毛仔來說,尋找完美的黃色才是人生奧義。無可救藥戀上黃色的他遇上朋友表妹阿鐵,經她鼓勵下每日嘗試一次從未做過的事,記下印象最深刻的事物,也令毛仔毅然穿梭各行各業,卻發現阿鐵總在他的身邊。


導演簡介:

麥明歷,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曾執導多部短片,包括默片《Boxing Days》。

 
導演:麥明歷

故事簡介:

空白的顏色是什麼?三十多歲的阿陶從台灣回到兒時生活過的香港,為婆婆安排身後事。在這短期居留的老地方,他遇上一個個熟悉的陌生人,勾起幕幕兒時回憶,期盼為他空白停滯的人生帶來轉變。

 

導演簡介:

岩井Remu,映像/劇場創作者。創作以劇場化表演、舞蹈元素、訪談、自反性概念及富音樂感的實驗剪接為主要創作特式。作品包括:舞蹈x錄像《10夜》、實驗短片《我(看著你看著我)∞》及《查無此地》等。

導演:岩井Remu

故事簡介:

等一個人結婚,就是幸福的保證?29歲的Jean 發現自己無故被困在怪異空間,裡面的女孩衣著妝容全都一樣,空間主人更是有如《饑餓遊戲》的小丑妝女主持人翻版。要離開,就要結婚,只是扭曲的價值觀令人窒息,港式沒女面對婚姻魔咒,注定軟弱乏力。


導演簡介:

曾憲寧對電影的熱愛始於在巴黎留學那年起耳濡目染的法國電影,這是一條不歸路。取得巴黎索邦大學的電影學位,前作《無性界之婚》曾參展康城短片角,現為自由身編劇及導演。

導演:曾憲寧

最佳劇本

故事簡介:

人人都說要贏在起跑線,怪獸家長們唯有不惜一切,催谷子女但求跟大隊。仍是kidult的碩文,他的兒子應快樂成長,但妻子卻堅持不報直資心不死,死命要兒子參與多項課外活動賺證書。當父親的也自身難保,突然失業被迫面對新挑戰。不成才便仿佛不能成人,只嘆天下父母心可憐。

 

導演簡介:

詹可達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現為日以作夜工作室導演。除企業宣傳片和MV等商業製作外,亦拍攝不少獨立短片,作品《阿潘》獲第十屆南方影展之「南方獎華人影片競賽」(台灣)最佳劇情影片獎,亦為第33屆法國克萊蒙費朗國際短片節參賽作品。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詹可達

故事簡介:

少年阿郎一臉茫然,無前途無將來,為幫補家計竟鋌而走險,打劫老伯雖然內疚,卻無法自拔走上不歸路。偷運iPhone上深圳,卻反被搶機兼捱打。自身難保之際,女友又突然有孕,現實磨人,讓阿郎無法招架。鏡頭下的青春,悲涼得來格外沉重。


導演簡介:

黃志邦,一個簡單的電影愛好者。

導演:黃志邦

故事簡介:

春風化雨是老師天職,熱血中學教師發現班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同學,循循善誘耐心教導,卻發現校長和其他教師對融合教育欠缺熱誠。黃飛鵬這齣寫實作品,揭露學校陰暗,深度刻劃特殊學童的困境。校長為免校譽受損而無視校園欺凌,令人心寒。劉玉翠演特殊學童家長,真情流露。


導演簡介:

黃飛鵬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現職獨立電影導演。他相信電影不只代表著它的自身,更是在呈現一個狀況或是一段關係。他希望能拍出的電影都忠於電影本身、自己和觀眾。
導演:黃飛鵬

故事簡介:

兩個陌生人的關係可以用任何一種方式存在,包括一種怪誕得無法解釋的親密關係。兩個陌生的靈魂,不用言語,不問因由,成就最坦率最毫無保留的交流。無言一刻可能更勝千言萬語,刻劃都市人的寂寞與哀愁。


導演簡介:

黃嘉祺,90後,最愛胡思亂想,最討厭思考。

導演:黃嘉祺

故事簡介:

程式自殺,是擺脫系統控制的方法。系統執行員Alpha負責對自殺程式H237進行實驗,不斷重置自殺情景,收集數據,以修補系統漏洞。H237欲離開反覆自殺的絕望世界,脅持 Alpha逃走,卻被其他執行員迫入死巷。H237 的犧牲令Alpha 深感內疚,亦令他走上了不歸之路。

 

導演簡介:

王陸豪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主修電影藝術,現時主要從事攝影工作。興趣是把物件拆散再重新組合,喜歡從根本了解事物的運作,貪新念舊,是垃圾收藏家。
導演:王陸豪

鮮浪潮大奬最佳電影

故事簡介:

一張漁網,撈起的是一個個漁民家庭的故事。漁民夫婦面對時代變遷漁業式微,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或堅持或妥協,生活平淡但卻背負重擔。導演黃瑋納曾以漁民為題製作紀錄片,得以重新審視自己作為漁民子弟的身份,透過這部劇情片,有血有肉刻劃獅子山下的漁民故事。


導演簡介:

黃瑋納,生於香港,漁民之後,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作品《行人》、《彼岸》及《美華》曾參與多個國際影展。2012年入選金馬電影學院,擔當編導之一。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黃瑋納

最佳攝影

故事簡介:

為了炮製出一流美食,當廚師的可以去得很盡。在徒弟眼中冷漠嚴謹的名廚巫易天,深明極致味道背後全靠無辜動物性命成就,上電視節目呈現珍饈百味,最終卻與名嘴主持舌劍唇槍。葉文希的這部短片,既諷刺大眾對口腹之慾的沉迷及對名人的盲目崇拜,同時將美食與社會議題並置觀照,令人反思。

 

導演簡介:

葉文希,1985年出世,畢業於浸大傳理數碼圖像專業。本應不是透過鏡頭,而是在街頭上抗爭。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葉文希

本地競賽 ( 學生組 ) (2014)

最佳電影
最佳創意最佳攝影
最佳劇本
特別表揚

故事簡介:

中六生杜智樂因殺死同學被捕,律師前來協助,但杜智樂只想盡快認罪,更認定死者死有餘辜。是什麼原因刺激他犯案?為何會有這麼大的怨念?他一直想念最疼愛的妹妹杜智敏,盼著她來探望,原來當時她也在兇案現場。校園欺凌、愛情背叛,仇恨的種子其實早已埋下。

 

導演簡介:

朱嘉欣經常問自己甚麼是人生,認為做任何事一是不做,做的話便要盡全力做。

導演:朱嘉欣

故事簡介:

民主非必然,死亡卻是必然,如何能夠死得快樂?舞林高手魚蛋,跟好友B仔拿起攝錄機拍下輕狂歲月。花光青春之前,他們在夜場找到俗稱「快樂」的違禁藥。警察突擊搜查,兩人被帶到醫院強制驗血,魚蛋竟被驗出患上血癌!面對死亡,魚蛋只想設法讓自己快樂到死。


導演簡介:

李宗信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主修電影藝術。

導演:李宗信

最佳電影

故事簡介:

從大陸來港讀書的易遙,住進一棟唐樓,抵港第三天,她就發現門口躺著一具男性屍體。鄰居疏離冷漠,同住的室友尚未到港,易遙孤立無援,只有剛買回家的金魚作伴。她置身陌生環境,儘管飢腸轆轆,卻不敢出門,甚至開始疑神疑鬼,作出一個又一個叫人驚訝的舉動。


導演簡介:

蔡嘉豪,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電影電視及多媒體副學士二年級生,自小熱愛電影,喜歡創作,追求創新。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蔡嘉豪

故事簡介:

美麗的銀河穿越夏季大三角,三個年輕男女,在盛夏聽到了來自星空的迴響。一對喜愛觀星的同志戀人,Louis敢於出櫃,Roy卻猶豫不決,遲遲未肯公開關係。此時Nana介入,原來她一直暗戀Roy,令他與Louis關係更形緊張。三人恰如被銀河分隔的星宿,既糾纏又遙遙相距。

 

導演簡介:

吳美瑜自小喜歡戲劇,因而對微電影的拍攝也產生興趣,曾參與Now TV 102觀星台「優拍優SEEN」短片拍攝企劃及Q嘜優質微電影創作大賞等。

導演:吳美瑜

最佳創意最佳攝影

故事簡介:

香港電影打入內地市場,拍鬼片卻不能有鬼。新晉導演阿進一心要拍鬼故事,從一則姦殺案新聞取得靈感,但老闆下令他把女鬼刪掉。阿進屈服,修改劇本之日,赫然有厲鬼現身,不滿淒慘遭遇被抹殺,脅逼阿進不能改寫,才令他驚覺自己與女鬼之間,竟有著相連的命運。


導演簡介:

梁譽,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士課程三年級生,主修導演。曾執導紀錄片《遺下思念》及劇情短片《夏浩然》。兩片曾入圍香港、中國、倫敦及科索沃的電影節。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梁譽

故事簡介:

少女租住唐樓單位,以為下班回家就有寧靜私人空間,豈料隔壁傳來男子聲音滋擾,加上突然失業,更覺噪音難忍。鄰家男孩原來是劇場演員,每天對著空白牆壁朗讀對白,竟誤打誤撞,跟牆後的她打開了話題。兩個陌生人由彼此討厭到互相鼓舞,展開了一段隔牆的友誼。


導演簡介:

俞峻業從小就被影像吸引著,並希望以電影去說故事。

導演:俞峻業

故事簡介:

政府發展新界東北,村民面對家園被毀,詠翹受父親所託,回去探望外公,看到鄉村十室九空。外公記憶力日漸退化,卻仍謹記不遷不拆。麟峰寺保佑村民平安,但發展商已威脅強行拆村。詠翹在外公的雜物裡找到一隻碎了的玉鐲,一段塵封廿年的往事,就被徐徐揭開。


導演簡介:

陳宇軒,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及電視主修,自由身媒體工作者。深信只要大眾團結起來便能抵抗強權,保衛自己所擁有的。

導演:陳宇軒

故事簡介:

十五歲的信信到大澳外婆家度暑假,遇上天真稚氣的九歲女孩。信信迷失在成長路上,終日低頭玩手機,悶悶不樂,等待一直缺乏的家庭溫暖。女孩則對黃寶石傳說深信不疑,認為找到寶石就能得到快樂。他們倆一起尋寶去,在山上兜兜轉轉,信信能找到心靈的出口嗎?


導演簡介:

劉穎怡畢業於香港專上學院設計系廣告設計副學士課程,此片是她的第一部短片作品。

導演:劉穎怡

最佳劇本

故事簡介:

中港矛盾熾烈,少女夾在其間,感到困惑無比。林思敏隨母親居於深圳,每天跨境來港念書,害怕遭同學歧視,隱瞞「單非」身份。老師卻安排她參加辯論賽,要她雄辯滔滔,自我抵觸,力陳港府不應允許內地人來港定居的理據。母親來港希望看女兒比賽,令她更感煩惱。

 

導演簡介:

黃天城,香港知專設計學院電視及電影高級文憑畢業學生,熱衷於影視製作,將繼續進修與電影相關的課程。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黃天城

故事簡介:

常說學校是社會縮影,一名學生的遭遇,正好因小見大。中學生陳學倫參與社運,走上天橋頂示威被捕,在校門外被傳媒追訪,混亂間有記者倒地,因而被大肆報導。他遭停課處分,觸發其他同學抗議聲援。同情他的陸老師目睹一切,欲化解衝突,卻碰上了管治者的無情。


導演簡介:

劉冠廷和麥子釗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他們相信利用影像的力量能夠改變社會。

導演:劉冠廷麥子釗

故事簡介:

妻子突然離世,他不但要上班賺錢養家,更要父兼母職,照顧女兒起居。然而面對已亭亭玉立的女兒,從前依賴妻子溝通,如今卻處處碰壁,心力交瘁的他完全不懂女兒心事,總覺得未能把女兒照顧妥當。磨擦頻生,加上一次誤會,女兒向他大發脾氣,父女心結如何能解?


導演簡介:

梁浩文,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創意媒體HD應屆畢業生。學習拍攝理論和技巧,製作紀錄片和微電影,曾參加不同影片比賽,獲入圍資格。

導演:梁浩文

故事簡介:

同辛村受「力場」保護,不受天氣甚至輻射影響,優質貨品源源不絕供應到府上,村民除了上班,根本無需離開安樂窩,而且村內保安嚴密,令它成為香港最安全的地方。然而村民為此受盡剝削和監控,付上了荒謬代價。村民默默承受一切之時,原來早已在醞釀一場革命。

 

導演簡介:

陳詠芝希望成為一個擅長說故事的人。
陳詠芝不擅長說故事。
陳詠芝努力成為一個擅長說故事的人。
導演:陳詠芝

故事簡介:

Totoru失蹤了!掛在琪琪工作室牆上的Totoru突然不見了。三個青梅竹馬的年輕人,曾經因為「宮崎先生」的畫作,一起立志成為畫家,可是現實逼人,夢想永遠只是夢,友誼亦不如從前。Totoru的消失,促使他們三人再遇,當風起了,他們是否能尋回屬於他們的Totoru?


導演簡介:

勞翠華現為香港教育學院視覺藝術教育學士三年級生,首次執導短片。
 
孫偉文現就讀於香港教育學院視覺藝術教育,曾參與2012及2013年度的「鮮浪潮」。
導演:勞翠華孫偉文

特別表揚

故事簡介:

金魚看不到魚缸外的世界,因為玻璃的倒影給牠們製造了無邊的假象。陶在未婚夫死後,情緒崩潰,終日幻想仍跟未婚夫在一起。舒喜歡性格內歛的謙,但謙另有所愛,他一直守在陶的身邊,但陶只是把他當作愛的替身。直至一天,謙目睹陶自殺,於是開始重蹈陶的覆轍。


導演簡介:

黃顯力,一個熱愛電影的青少年。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黃顯力

故事簡介:

在未來香港大都會,所有人都必須配戴智能眼鏡以識別身份及儲存記憶,否則違法。他失去了眼鏡,亦因此失去存於雲端的記憶,再記不起自己是誰。既陌生又熟悉的她突然出現,對他照顧備至,拉著失憶的他登上了2046的記憶列車,助他重新築起關於城市的記憶與構想。


導演簡介:

黃君諾,非常喜歡記錄和創作,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經常運用不同機會,希望分享世界的精彩片段和將電影融入不同的生活和社會範疇中。短片是這世紀一個既美觀又可發動社會進步的有力媒介。
導演:黃君諾

國際影視院校聯會(2014)

故事簡介:

擁有穿越時空的能力,Antoine泡盡舞會裡所有女生,卻是愈快樂愈空虛。決定停用超能力的那天,他終於遇上真命天女,嚐盡平凡人的甘甜。片名取經自新浪潮祖師爺高達的《斷了氣》,憑藉法式浪漫與頹廢,入圍第41屆學生奧斯卡獎。

 

導演簡介:

Johann Dulat 2012年畢業於法國國立高等路易‧盧密耶學院,正繼續寫作電影劇本,希望將來能夠成為導演。

 

獎項:

  • 2013俄羅斯VGIK國際電影節「評審大獎」
  • 2014美國第41屆學生奧斯卡獎 外語片提名
導演:Johann Dulat

故事簡介:

十九歲的父親帶著半歲大的兒子瞎混、打架和找工。男人的尊嚴、為人父親的責任,在迷惘而憤怒的少年體內互相拉扯。有如陽光般的無辜稚子,是包袱還是救贖?演活迷失爸爸的男主角囊括多項德國獨立影展的最佳演員獎。

 

導演簡介:

Barbara Ott 1983年生於德國的蒂申羅伊特郡,2003年曾於幾個電影製作中當實習,並在德國各電視和戲劇電影作品中擔任自由業助理導演和佈景員,及後於2004-2006年出國。2006-2013年於巴登-符騰堡邦電影學院修讀導演及電影,並以《邊青爸爸》為畢業作品。現在於柏林生活及工作,是位自由業編劇及導演。

 

獎項:

  • 2014德國攝影機獎「最佳短片」
  • 第47屆德國國際Hofer Filmtage「最佳美術指導」
  • 第3屆奧地利國際Frontale電影節「最佳短片」及「最受觀眾歡迎獎」
導演:Barbara Ott

故事簡介:

悠揚的爵士樂曲,虛幻的場景設定,雙眼閃閃發亮的怪異女生,正沉迷在書中的異國世界。紅酒、雪茄、黑幫仇殺,紐約夢在法語的字裡行間孵化成形。MV般的三分鐘短片,在虛與實之間,帶領觀眾於書裡尋他鄉。

 

導演簡介:

Guy Lubin 1988年生於以色列的特拉維夫,曾在軍隊擔任視頻剪接師及攝影師。於特拉維夫的後期製作工作室接受培訓後,赴倫敦Met Film Schooly進修電影、視覺特效及動畫學系。現職倫敦動畫工作室Milk VFX的初級視覺特效合成師。

導演:Guy Lubin

故事簡介:

激情與暴力只是一線之差。一對舞台劇演員情侶,在如夢似幻的劇場內外,上演一幕幕緊纏窒息的愛。戲外戲內的界線逐漸模糊,虛空的眼神,偶爾的慢鏡,只有在聲畫俱滅的鏡頭以外,才可表現真正的渴求。

 

導演簡介:

Zeno Graton 1990年生於比利時的布魯塞爾,於布魯塞爾的INSAS學習攝影,五年級時受訓於導演系。現職劇場錄像攝影師及視頻、網絡和短片的攝影指導。

 

獎項:

  • 第28屆比利時那慕爾法語電影國際電影節Bayard d'Or「最佳短片」、「最佳演出」及「最佳攝影」
  • 2014巴西Cineramabc節「最佳短片」
  • 2014比利時布魯塞爾短片電影節Next Generation Awards「全國大獎」
導演:Zeno Graton

故事簡介:

鄉村老婦百歲大壽,連電視台也來採訪她的長生秘訣,說明她老當益壯,生活自理不求人。然而在熱鬧壽宴來臨的前夕,她只是一個獨守在家等待兒子的老婦。在母慈子孝的背後,積雪一樣的問題隨時塌下。

 

導演簡介:

Pavol Čižmár 1992年生於斯洛伐克的波瓦卡‧比斯特里察。於比特恰讀高中時與友人成立電影俱樂部,從中發現自己對電影行業的熱情。2010年高中畢業後,被斯洛伐克的布拉提斯拉瓦演藝學院的導演課程取錄,現正是該校的四年級生。

 

獎項:

  • 第15屆斯洛伐克Áčko學生電影節「最佳劇情片」及「大獎」
  • 2013斯洛伐克Early Melons國際學生電影節「最佳斯洛伐克電影」及「最受觀眾歡迎獎」

故事簡介:

將要回鄉的異國女青年,偶爾與輪椅上的失智老婆婆共處一天。年輕的肉體與衰敗的身軀,卻同樣脫不開生老病死的人生桎梏。一老一嫩交換身份,以另一個角度凝視眼前路。本片獲提名第41屆學生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導演簡介:

Katarina Morano 1988年生於斯洛文尼亞的克拉尼,2010年起於斯洛文尼亞的盧比安納戲劇、廣播、電影及電視學院修讀電影及電視導演。

 

獎項:

  • 2013俄羅斯Kinoproba電影學院國際藝術節及工作坊「學生劇情短片評審文憑」

故事簡介:

十五分鐘令你會心微笑的黑色喜劇。距離奧地利邊境一公里,德國巡邏隊的急躁年輕警員與悠閒溫吞老差骨,正收工趕回家看德國大戰奧地利球賽,卻在森林遇著上吊自殺的屍體。為了睇波,他們可以去到幾盡?

 

導演簡介:

Peter Baumann 1978年生於德國慕尼黑。2001年赴愛丁堡修讀攝影、電影和影像學課程;2005年移居柏林為若干電影、電視和廣告製作擔任自由業副導演,並編寫及導演了幾齣短片,及後於德國Filmarche修讀導演學系。2010年被英國Northern Film School的電影碩士課程取錄。

 

獎項:

  • 2014英國Watersprite劍橋國際學生電影節「最佳原創劇本」
  • 2014英國皇家電視學會學生獎「最佳研究生劇情片」
  • 2014美國第41屆學生奧斯卡獎 外語片銅獎
導演:Peter Baumann

故事簡介:

療養院男護士Tibo每日看著衰老之軀活著等死,直到這天他要陪伴全院最不受歡迎的男病人Franz安樂死。不能從生命讀取意義的年輕人與自決人生最後直路的老病人,在生命中不能承受的沉悶面前,無法直視死亡也無法走得安寧。

 

導演簡介:

Deben Van Dam 畢業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RITS藝術學院,現職自由業編劇及導演。目前正於世界各地的電影節宣傳他的電影短片。

 

 

 
導演:Deben Van Dam

故事簡介:

小男孩要當男子漢,偷拿爸爸的獵槍闖進森林,卻開了不應開的一槍。害怕壞事被識穿的懦弱、面對自己懦弱的誠實,稚子在掙扎中變成大人。動物的悲鳴、小孩的哭音、空曠的槍聲,十二分鐘緊追人性的心理轉折。

 

導演簡介:

Magdalena Lauritsch 1988年生於奧地利的格蘭河畔/聖法伊特,2006年高中畢業後,於維也納的製作公司coop99擔任製作助理數月,2007年起於維也納電影學業修讀攝影及導演。

 

故事簡介:

未來世界科技突破,只要在後頸植入電子蟋蟀,系統將會「提點」你遵從正確的飲食作息,完美生活唾手可得。一個蟋蟀修理師遇上一個系統失靈的自閉兒與一個精神分裂的老頭,一切規律開始崩壞瓦解。二十分鐘劇情把虛實交錯玩得淋漓盡致,橫掃多個電影節獎項。

 

導演簡介:

Arthur Môlard是位26歲的法國導演,於巴黎3iS修讀電影。《蟋蟀芯片》是他的首部短片,亦是一部學生電影。

 

獎項:

  • 2013法國巴黎國際奇幻電影節「最受觀眾歡迎獎」、「評審獎」及「Cine+Frisson獎」
  • 2014歐洲獨立電影節「最佳導演」
  • 2014法國Bobine d'Or節「評審獎」

故事簡介:

故事發生於小鎮社區的交響樂團。少男情懷總是詩?這個17歲少年偏偏有女不泡,卻去偷戀中佬牧師。每日跟隨牧師打打鼓、踢踢波、洗洗車,然而青春總是伴隨著迷惘、焦躁和反叛,這個不能說的秘密可以如何告解?

 

導演簡介:

Filippo Demarchi 1988年生於瑞士蘇黎世,於提契諾州長大。18歲時移居巴黎並於法國自由電影學院接受助理導演訓練,2013年畢業於洛桑的ECAL電影課程。他與洛迦諾電影節及貝林佐納的卡斯塔里那利亞青年電影節緊密合作,現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INSAS攻讀編劇碩士課程。

 

獎項:

  • 2014瑞士電影獎「最佳短片」提名
  • 2014瑞士青年電影節「最佳短片」
  • 2013瑞士日內瓦國際電影節Festival Tous Ecrans「最佳國際短片RTS獎」

故事簡介:

兩個病入膏肓的青年同住一間病房,一起渡過身體衰敗的最後日子。床位靠窗的青年講述窗外的風光,另一個青年只能幻想外面的世界,將喉管藥丸針筒轉換成陽光泥土微風。某晚一念之差,青年發現追求一時慰藉原來要付上殘酷代價。

 

導演簡介:

Johanna Stentorp 1990年出生,於瑞典的馬爾默長大。高中畢業前已與瑞典作家群共同出版短篇小說集,並獲多項獎學金。獎學金帶領她赴紐約市,並於製作公司Engel Entertainment實習。2012/2013年於歐洲電影學院修讀編劇、製作、剪接和導演課程。

 

故事簡介:

曾經風光的女演員踏入暮年,終於等到重返大銀幕的機會。試鏡前夕,年邁軀體偏偏不爭氣,與同行老伴的積怨也被翻上水面。女演員的傲氣、對蒼老的恐懼,由猶太裔以色列老戲骨專業演繹。獲第41屆學生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銀獎。

 

導演簡介:

Hadas Ayalon 1978年生於以色列,於特拉維夫大學電影系取得學士學位,現正於該校攻讀碩士課程。以往曾於特拉維夫任職電影剪接師,現正導演一齣50分鐘的紀錄片及撰寫她的首部長片。

 

獎項:

  • 2014美國第41屆學生奧斯卡獎 外語片銀獎
導演:Hadas Ayalon

故事簡介:

火車站裡兩個孩子,一個腳踏破爛的舊拖鞋,一個穿著閃亮的新皮鞋,窮小孩的艷羨目光,反映了貧富懸殊的殘酷現實。短短六分鐘內兩個孩子無聲交流,由埃及導演轉化聖雄甘地的著名軼事。

 

導演簡介:

Sarah Rozik是位21歲的埃及導演,2009年於開羅音樂學院完成音樂文憑。其後她於開羅專上電影學院導演系修讀電影。

 

導演:Sarah Rozik

故事簡介:

牧羊人老父為拯救得罪軍人的兒子而四出籌賄款,剛巧遇上逃脫軍營的士兵。供出士兵下落就能獲得獎金,老父天人交戰。在強權壓頂的不自由國度,小人物連維持基本良知也得冒生命代價。荒涼的高加索平原與老人剛毅的臉,交織出雞蛋被高牆壓碎的悲歌。

 

導演:

Artur Mamedov生於斯維爾德洛夫斯克。他曾就讀於烏拉國立法律學院及聖彼得堡管理與法律學院的諾夫哥羅德分部。2013年從VGIK(V. Abdrashitov和A. Sirenko工作室)畢業。

 

獎項:

  • 2014保加利亞NEW WAVE國際學生電影節大獎
導演:Artur Mamedov

故事簡介:

身為戰士的Reza以伊斯蘭之名,慷慨陳詞鼓動同胞,帶領別家兒子上陣殺敵。然而身為人父的他看到13歲兒子加入少年軍團,在說服兒子放棄犧牲的同時,亦挑戰自己根深柢固的戰鬥信念。在真主與兒子之間,Reza被逼向天發出怒吼。

 

導演簡介:

Nima Mohaghegh於伊朗成長。他滿腦子充滿故事,但不知如何轉化到銀幕上。直到他十歲那年隨父母逃亡到荷蘭,處於能夠訴說故事的國度,他的夢想終於實現。透過鹿特丹圖形語法學校,他轉到荷蘭電影學院。他希望藉短片和廣告片消除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

 

獎項:

  • 2014美國第41屆學生奧斯卡獎 外語片提名

故事簡介:

負責駕車護送應召女郎到嫖客手上,司機Alex一直默默注視Lulu,看她打扮得花枝招展,看她被弄至傷痕累累。危機四伏的夜裡,鐵漢的柔情在公路上發酵,迷戀與挫折、衝動與壓抑,於窄窄的車廂內上演一齣男女攻防心理戰。

 

導演簡介:

Jonas Grum生於1981年,於丹麥哥本哈根長大。青年時期曾渴望成為海洋生物學家或建築師,但約16歲時卻深深愛上了戲劇和電影。他學習導演、演技及攝影,2013年畢業於丹麥電影學院。

 

 

 
導演:Jonas Grum

中國 - 杭州亞洲青年影展(2014)

故事簡介:

1999年之夏,13歲的未熟少女遇上與隔壁女人偷情的輕浮小夥子,也目睹年邁姥姥身體逐步萎缩的過程。愛情的生機與衰老的陰影在女孩的生活中輪流交替,成長伴隨著的,是失去與死亡。導演憑此片獲第11屆北京國際大學生影像展新銳女導演獎。

 

導演簡介:

韓帥,2008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系導演(影視編導)專業。2010年拍攝短片《蘇麗珂》獲第六屆中央戲劇學院學生短片影像展最佳編劇獎。2011年長片劇本《漢南夏日》入選廣電總局電影青年優秀劇本扶持計畫,同年創作短片《恐怖分子》獲第五屆韓國公州申相玉青年電影節優秀亞洲短片獎。

 

獎項:

  • 2012中國第8屆中央戲劇學院學生短片影像展「最佳短片獎」、「最佳女演員獎」、「最佳錄音獎」
  • 2013中國第5屆杭州亞洲青年影像展「亞洲之光」短片單元「評審團獎」
  • 2013中國第5屆澳門國際微電影節「星火獎」
導演:韓帥

故事簡介:

從聲樂轉戰電影,導演說他要拍的是孩子對性的懵懂與啟蒙。10歲小流氓追求30歲女老師,卻被拒於成人世界的門外,只能似懂非懂的從旁窺探。45分鐘陽光燦爛的畫面,揮灑中國式黑色幽默。獲多個獨立電影獎項。

 

導演簡介:

馬翔,生於1981年,本科畢業於西安音樂學院聲樂系,現任杭州印象國際藝術教育校長。憑短片作品《儒林巷19號》入圍第十三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影比賽(IFVA)亞洲區競賽單元及《鏡》入圍第四屆北京獨立電影展。劇情長片《白雨》被栗憲庭電影基金收藏。
 

獎項:

  • 2013中國第5屆杭州亞洲青年影展「評委會特別大獎」
導演:馬翔

德國 - 奧伯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2014)

故事簡介:

誰說聽障人士就只能過著單調生活?巴西男子Rodrigo即使耳不能聽,卻與常人一樣生活耍樂,於工廠安裝汽車音響,音樂細胞仍是天生躍動。此作是ArtAids Foundation項目裡的其中一齣短片,以藝術對抗愛滋病,鏡頭不帶評論,只從旁紀錄主角生活的聲音與色彩,客觀而動人。

 

導演簡介:

Gabriel Mascaro生於1983年,於巴西勒西腓居住,於巴西伯南布哥州聯邦大學修讀社會傳播。2004-2011年成為SIMIO Filmes共同體的成員,最近更獲兩個視覺藝術駐場獎項。他的電影被國際電影節及博物館放映,作品亦受到電影雜誌的評論。目前正製作首部劇情片。

故事簡介:

無所事事的兩位哥兒們被舊友召去沙灘賣雪糕。好兄弟變成競爭對手,本應為爭營業額而互相鬥法,卻被「市場的無形之手」拉回同一陣線。以德國式黑色幽默演繹經濟學家哈羅德‧霍特林1929年提出的空間競爭理論。

 

導演簡介:

Markus Mischkowski及Kai Maria Steinkühler出生於德國科隆。默茲格斯基修讀語言學,施泰因卻拿修讀埃及和非洲研究。他們曾共同寫作及導演多部短片,正式長片《Weisse Ritter》將於2015年推出。

第十四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香港展覽(2014)

故事簡介:

退休港人李濤為減輕子女負擔,搬到傳說將成為自治區的深圳前海,獨居於偌大舒適的單位,眺望窗外發展中的荒野,卻倍感孤單;半生為家庭勞碌的昌嫂,子女各自成家後,獨居於前海,努力充實生活尋找娛樂,彌補年青時未嚐的自由。早過了青春期的鰥夫寡婦,在這傳說中充滿希望的地域,盼望著可能永觸不到的繁華,燃燒著心底熄滅已久的少年輕狂。

 

導演簡介:

麥曦茵2003年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文憑課程,2006年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首部短片《他.她》獲第十二屆ifva公開組金獎,2008年執導首部長片《九降風》之香港篇《烈日當空》。

導演:麥曦茵

故事簡介:

60年代祖父來港打拼,四婆只能留家守候;回歸後,阿娟為下代著想來港生活,只望子女有更多選擇;而現在,當建築師的女兒卻為婚姻和事業北上,對未來充滿迷惑;當基建急速發展,人與人的交往漸見頻繁,人與地方的感情又是否漸見深厚?人海中來去匆匆,尋尋覓覓,到底帶來了甚麼,又帶走了甚麼?


導演簡介:

黃肇邦,曾憑《子非魚》獲2013香港亞洲電影節亞洲新導演獎提名。

導演:黃肇邦

故事簡介:

國內知名大型劇目《翻牆》將移施西九文化區上演,改名《新填地‧翻牆》,並擬將場景換成香港填海歷史悠久的新填地,國內大導演老吳大談劇中的「牆」和人與人的界線:牆建在哪裡正正代表新填地的邊界在哪裡,新舊融合抑或圈地試點?交替、溝通、矛盾和爭端,劇中地、戲中戲,是他也是我和你。


導演簡介:

詹可達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現為日以作夜工作室導演。除企業宣傳片和MV等商業製作外,亦拍攝不少獨立短片,作品《阿潘》獲第十屆南方影展之「南方獎華人影片競賽」(台灣)最佳劇情影片獎,亦為第33屆法國克萊蒙費朗國際短片節參賽作品。

導演:詹可達

故事簡介:

香港墳場無處不在,偏偏龕位卻仍舊短缺;父親突然過身,家輝四出頻撲,欲盡快安頓。唐樓私人骨灰龕場不夠踏實,合心意龕位卻又被炒貴,終於找到了以港人為市場的內地墓園。在交往頻繁的珠三角中,其實流動的也不只是活人……橫跨三地,所看到的就是文化、環境、需求的互動關係,以建築側寫香港和其他周邊社群對生死的人文關懷。

 

導演簡介:

吳浩然,曾憑《不知者》獲2010年台北金馬獎最佳短片提名。

導演:吳浩然

加拿大 -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2014)

故事簡介:

夜幕下的澳門燈光璀璨,浮華之下、鉛華以外卻尚有尋常百姓家。三輪車伕家窮兼逢拆遷,欲到賭場放手一博卻遇上搵食車被竊,追賊巧碰神秘人身懷巨款要車伕送他到一個秘密基地,側寫現實社會之貧富懸殊,2014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參展作品。

 

導演簡介:

Maxim Bessmertny出生於蘇聯的海參崴,1993年移居澳門,曾於泰國和英國留學,現將於新加坡完成藝術碩士學位。他於最奇特之地尋找創作靈感,透過新舊電影製作形式,不斷進行各種探索和實驗,製作出挑戰世俗成見的創意作品。

2013年「鮮浪潮大獎」得主特邀作品(2014)

故事簡介: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CNTV新聞部向來編採獨立,但自從新老闆入主電視台後,作風大變。新聞部監製阿旦一直堅守原則,然而一單來自高層的獨家消息,破壞了規矩,令阿旦怒不可遏,憤而辭職。他的好友兼新聞部副總裁Arthur欲出手挽留,沒料到腐敗早已經侵蝕人心。

 

導演簡介:

嚴尚民,影評人、影展策劃及編導。短片作品《陳美鳳》曾獲邀參展世界各地影展並得獎;畢業作品《The Tide》於「鮮浪潮2013-本地競賽部份」奪得學生組「最佳電影」及「鮮浪潮大獎」。
導演:嚴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