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參展作品

2023 得獎作品

特別表揚
鮮浪潮大奬最佳攝影
特別表揚
最佳編劇最受觀眾歡迎獎
最佳導演
特別表揚

特別表揚

你是否也曾手執電話,像需索存在感一般期待着另一端傳來聲音?無眠的 Uber 司機曉樂穿梭寂寥的馬路,聲線沉厚的接線生朗生深宵下班後,慣常乘搭曉樂的車回家。兩人在車上閒聊片刻,交換一點溫柔的慰藉,卻也跨越不了那難以言喻的距離。每當曉樂叼着煙獨對沉靜的夜空,那年難言的心事便把她捲進無盡的黑暗。她每晚反覆撥打同一個電話號碼,總是未能接通。突然有一晚,那通電話神奇地接通了,她是否就能走出內心黑洞?憂鬱萎靡的氛圍調子,喚起生命中那份苟延殘喘的無奈。  

 

放映日期、時間及地點:

10/6 (六) | 17:20 | BC*  
18/6 (日) | 17:10 | BC* 
23/6 (五) | 19:30 | GSC* 
 

加場放映日期、時間及地點:

12/6 (一)  | 19:30  | PE* 

 
*映後談 

 

BC及PE場次請點我購票

GSC場次請點我購票

 

導演:陳家雯

鮮浪潮大奬最佳攝影

轉啊轉啊轉,列車的往返、友情的去來、比賽的勝負、生活的苦樂,一切都如兒時愛玩的戰鬥陀螺,盤旋來回碰撞跌蕩,不知最後會轉向何方。小六男生少傑與鉦鍵乃是摯友,平日喜歡玩戰鬥陀螺,但鉦鍵快將移民,在離開香港前的最後日子,兩人漫不經心地在社區閒逛、與孩童玩樂,不知未來會如何也不懂怎樣道別。導演鏡頭下的屯門,如愁城、似迷宮,又像遊樂場,以童眼觀察成人世界的煩惱、疫症時期的鬱悶、面對失去的無能為力,最後一筆,更是餘音幽幽。 

 

放映日期、時間及地點:
10/6 (六) | 17:40 | GSC* 
18/6 (日) | 19:15 | BC* 
22/6 (四) | 19:30 | BC* 
 
加場放映日期、時間及地點:
14/6 (三)  | 21:35  | GSC*
 
*映後談

 

BC及PE場次請點我購票

GSC場次請點我購票

導演:何思蔚

特別表揚

「朋友,你寂寞嗎?」電話上的情慾流動,從兩耳之間直搗心扉,衝破了靈與慾的界限。喪妻的阿廣萬念俱灰,服食安眠藥企圖尋死,在彌留之際看到電視播放的 173 廣告隨手撥打,電話線另一端的女郎 Sugar 使盡渾身解數挑逗,但阿廣只是不住低泣。 Sugar 深感不妙,想方設法讓阿廣放棄自殺念頭。兩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在電話兩端互訴心曲,彼此的哭泣聲連結交織,互相撫慰。影片的創作意念來自一名輪椅女子在性愛電話服務工作的文章,並大膽地以一景一鏡的形式,向這群另類性工作者致敬。 

 

放映日期、時間及地點:

10/6 (六) | 17:20 | BC*  
18/6 (日) | 17:10 | BC* 
23/6 (五) | 19:30 | GSC* 
 

加場放映日期、時間及地點:

12/6 (一)  | 19:30  | PE* 

 
*映後談  

 

BC及PE場次請點我購票

GSC場次請點我購票

 

導演:古本森

最佳編劇最受觀眾歡迎獎

音樂騷動靈魂,黑白琴鍵起伏流動,指尖不經意敲響消逝的感情。個性奔放不羈的妹妹韻靈從外國修畢音樂學位回港,為患上認知障礙症的爸爸進行音樂治療。姊姊樂敏處事謹慎,一直肩負照顧父親的責任,是家中的支柱。當韻靈奏起爸爸從前教授她的輕快鋼琴曲,在記憶與遺忘之間,爸爸的思緒湧現微妙變化。兩姊妹早已心存芥蒂,隨着回首不堪的家庭往事,彼此的不信任與忌恨演化成激烈矛盾,縈繞腦海的琴音可會帶來救贖?羅家英、楊淇與梁雍婷難得演技爆發,一屋三人合奏出別樣火花。 

 

放映日期、時間及地點:

11/6 (日) | 17:40 | GSC* 
17/6 (六) | 15:00 | BC* 
21/6 (三) | 19:40 | BC*
 

加場放映日期、時間及地點:

12/6 (一)  | 21:40  | PE*

 
*映後談

 

BC及PE場次請點我購票

GSC場次請點我購票

導演:林璐

最佳導演

遠赴挪威拍攝,夫子自道人在異鄉的故事。安與挪威女朋友同宿共住,但經濟困難且未獲簽證,感情又漸見裂痕,去不容易,留也難為,而工作、語言、交通,文化差異、他人目光、母女關係,還有欲言又止的秘密,全都令人焦慮浮躁,誰都想知道答案才做決定,但現實中盡是惘然,這不是「世上最爛的人」,而是在爛處境中掙扎的她。少見的自編自導自演,寫移民離鄉,在愁緒中反照創作人被壓抑的狂放奇想,自填歌詞自唱「一齊痛嘅滋味,⋯⋯一齊有嘅體味」正好點出主題。 

 

放映日期、時間及地點:

11/6 (日) | 17:40 | GSC* 
17/6 (六) | 15:00 | BC* 
21/6 (三) | 19:40 | BC*
 

加場放映日期、時間及地點:

12/6 (一)  | 21:40  | PE*

 
*映後談

 

BC及PE場次請點我購票

GSC場次請點我購票

導演:余淑培

特別表揚

社會歷經動盪以後,物是人非,彷彿甚麼都沒有發生,留下來的人該怎樣重新出發?迦楠如常過日子,但沉重的記憶揮之不去。摯友敏儀數年前離鄉別井,迦楠替她照顧母親,又細心保養她遺下的電單車,引擎卻久沒開動。某夜,遠在故鄉的爺爺悄然入夢,冥冥中似有所默示,讓她決定伴隨父親回鄉治喪。當父親重遊舊地翻檢回憶,女兒始瞭解他一直沒法釋懷的心事。靜止而凝重的長鏡頭下,兩個世代的人宛如城鄉相對,詩意甚濃;各自被失落的過去羈絆,苦痛似乎暗暗相連,但誰又能為誰撫平? 

 

放映日期、時間及地點:

10/6 (六) | 15:40 | GSC* 
11/6 (日) | 15:00 | BC* 
19/6 (一) | 19:40 | BC* 
 

加場放映日期、時間及地點:

13/6 (二)  | 19:30  | GSC*

 
*映後談 

 

BC及PE場次請點我購票

GSC場次請點我購票

導演:阮智謙

2022 得獎作品

最佳攝影最佳導演
特別表揚
鮮浪潮大奬最佳編劇
特別表揚
最受觀眾歡迎獎
特別表揚

最佳攝影最佳導演

無力感從來就像空氣,如影隨形。青年阿十一直參加迦蘭的維權運動,然而局勢總是不似如期。當恐懼來襲,他選擇獨自到森林避居,離開曾經孕育他的迦蘭。在森林中漫無目的地遊走,前路晦暗不明,活着就彷彿只餘下絕望與無奈。無以名狀的孤獨和危機感揮之不散,時時刻刻考驗他的生存意志。野火燒不盡,窮途是否末路,絕境何以求生,答案,或許還得靠自己尋覓。以荒漠的野外環境畫面拼湊散漫的精神狀態,林中無廬,魂不守舍,天下之大,原來不但無容身之所,連心靈亦無棲息之處。

 

放映日期、時間及地點:

18.6 | 17:10 | BC
24.6 | 21:50 | BC
17.7 | 16:25 | GSC

 

BC及PE場次請點我購票

GSC場次請點我購票

導演:何樂怡

特別表揚

疫情肆虐旅行無望,唯有在香港尋找他鄉,望梅止渴,遙想醉人美景。夜更保安員36649 得知自己會在元旦日被炒,而他的情感寄託,編號36649 的街燈也將在同日拆卸。兩個36649 偶然透過神秘電話號碼接上,保安員更應街燈之邀,踏上一段在香港「環遊世界」的旅程。保安員和「觸不到的她」同遊,兩個都市寂寞靈魂相濡以沫,路途上互相了解,也讓保安員在刻板困頓的日常中重新認識和發現自我。風格化的敍事設定,對於數字和期限的執着,鳥籠的光影與周慕雲髮型的再現,處處流露導演對王家衛的致意與巧思。

 

放映日期、時間及地點:

18.6 | 17:10 | BC
24.6 | 21:50 | BC
17.7 | 16:25 | GSC

 

BC及PE場次請點我購票

GSC場次請點我購票

 

導演:李文浚AQ

鮮浪潮大奬最佳編劇

時代變幻,人物流離,熟悉的城市與鄰里逐漸變樣,要好的親朋夥伴接連四散;在這動蕩關口,是甚麼決定我們的去或留?楊婆婆裝好大箱小箱,準備跟兒子離開香港,臨行前想去看海,但奈何她念想中的美麗灣仔海旁,已變成層層圍封的工地。家傭Rhea陪楊婆婆在城中遊歷,又帶她去傭工群體的集會禮拜;從別鄉背井的Rhea身上,楊婆婆彷彿找到對前程的感悟。電影淡然書寫離家的艱難抉擇與愁緒,在生活細節中道出對根源地的不捨和濃情,片末My Little Airport一曲〈你說之後會找我〉尤其點題,滲出茫茫飄泊的孤寂感。 

 

放映日期、時間及地點:

19.6 | 15:00 | BC

22.6 | 19:40 | BC

16.7 | 19:40 | GSC

 

BC及PE場次請點我購票

GSC場次請點我購票

 

導演:邵知恩

特別表揚

死亡可能是短暫一瞬,但它帶給生者的波動與糾纏,卻是複雜而漫長。三位中學影視組的同學,正在拍攝一部紀錄片,懷念早前墮樓身亡的女同學,並藉此為學校宣傳愛惜生命不自殺的「正面訊息」。然而在追訪的過程中,影視組同學發現某些老師與風紀在鏡頭前後表裡不一,曾與逝去同學相熟的舊友又好像言不由衷。被壓下去的真相在校園內外逐漸浮上水面,影視組到底要披露真相還是甘於做校方喉舌?電影採取偽紀錄片方式,糅合訪問片段以及鏡頭前後顯見差異的場面,在虛實辯證中探問封閉制度對年輕人的壓迫。

 

放映日期、時間及地點:

19.6 | 19:25 | BC
25.6 | 14:30 | BC
16.7 | 15:00 | GSC

 

BC及PE場次請點我購票

GSC場次請點我購票

導演:王嘉諾

最受觀眾歡迎獎

「九龍皇帝」曾文財遇上「轉世看門狗」柯少一,並警告他將面臨殺身之禍。全因土瓜灣榮光街遭社區優化局納入重建範圍,準備進行清拆工程,而該處地底封印着曾文財祖宗四百年前殺害的戰後亡魂——廣德公主。這位厲鬼公主誓要將二人與土瓜灣的舊建築一起安葬。半信半疑的柯少一,就與阿財踏上斬妖除魔之路。本片乃鮮浪潮中,一直甚為罕見的天師捉妖式類型片體裁,玩味十足之餘,拍攝團隊可謂扭盡六壬,每場的喜劇和動作設計得滑稽絕妙,精心炮製出一場意想不到的人鬼大戰。

 

放映日期、時間及地點:

18.6 | 15:00 | BC

24.6 | 19:45 | BC

15.7 | 19:00 | GSC

 

BC及PE場次請點我購票

GSC場次請點我購票

 

導演:王文澤

特別表揚

一名叫燕琳的失蹤少女,如詛咒般教探員Max念念不忘,是他職涯上最懊悔的案件。Max按圖索驥去到一所廢校調查另一宗神秘失蹤案件,卻發現邪教祭祀和凶殺案留下的鬼魅痕跡。霎眼之間,Max從廢校來到一家格調優雅的酒吧,昔日的工作夥伴與燕琳都出現在他眼前。此際,失蹤懸案更形撲朔迷離,而真正的元兇卻步步迫近……到底Max可否保持信念,抓緊心中的救命稻草,來面對過去一切?本片的冷峻黑白攝影和跳躍剪接,令觀眾徘徊在真假難辨的意識之間,並置身於都市神秘失蹤案的恐怖感之中。

 

放映日期、時間及地點:

19.6 | 17:05 | BC

23.6 | 21:40 | BC

17.7 | 14:00 | GSC

 

BC及PE場次請點我購票

GSC場次請點我購票

 

導演:王彥博

2021 得獎作品

特別表揚最受觀眾歡迎獎
最佳攝影
特別表揚
最佳導演最佳編劇
鮮浪潮大奬
特別表揚

特別表揚最受觀眾歡迎獎

不能說的秘密總令人患得患失。99年的炎夏,八歲的琳琳無意發現菲籍家傭Janet 懷孕。Janet便只好請琳琳替她保守秘密,向家人隱瞞真相。Janet一直逃避回鄉的現實,不斷推遲回鄉的日子,怎料卻令琳琳誤會她決定留港產子。隨著產期臨近,眼見琳琳做好心理準備迎接新生命,Janet的內疚感更是與日倍增。親生兒骨肉相連,琳琳則是猶如己出,情感該如何割捨?母愛無分血緣,含辛茹苦照顧之恩,才最令人動容。 

導演:高思約

最佳攝影

離開,或許就是為了再回來。消失了八年的春佳,某日清晨帶著被遺棄的小貓,重訪一個又一個生命中曾經愛過的人,重新面對自己的過去,療癒內心久未撫平的傷痕。一日感覺漫長但卻行色匆匆的短促旅程,又能否讓春佳彌補以往的錯失?在迷濛無夢的都市遊走,城市的風景每日在變,華麗背後,盡是滿目瘡痍,令人悵然若失,找不到走下去的方向。  

導演:劉健鴻

特別表揚

人生無常,當生命沒有希望,餘下的日子只能長躺病榻,堅持與放棄,或許同樣需要勇氣。年輕的永佳因車禍導致頸部以下全身癱瘓,只能長期在醫院臥床度日。刻板規律的病房生活,磨滅了永佳的生存意志。多年後,他遇上一位努力照顧植物人男友的女子,當他恥笑她的天真時,植物人卻奇蹟甦醒,重燃永佳對康復的盼望。無奈時間過去,一切仍原地踏步毫無進展。陷入痛苦絕望的他,決定不再苦等,公開要求特首把生死之權交回自己手中,讓自己能有尊嚴地結束生命。 

導演:潘皜暉

最佳導演最佳編劇

天下烏鴉未必一樣黑,臭味相投也不一定代表合拍。高中生趙勝男某日被表姐邀請參加神秘聚會,聚會上除了她的表姐,全都是渾身銅臭、惡俗不堪的中年男人,言行舉止財大氣粗光怪陸離。聚會上唯一與眾不同的,是溫文內斂的眼鏡男王建國。夜幕下的都市聲色犬馬,二人決定離開沉悶的飯局,踏上一段意想不到的旅程,見證色慾橫流的喧鬧,看穿人「性」真貌。 

導演:唐藝

鮮浪潮大奬

曬被不離親兄弟,在陽光燦爛的夏天,一個平常不過的假日中,媽媽千叮萬囑成熟的哥哥完成家務,以及照顧頑皮麻煩的弟弟。哥哥肩負重任,卻發現要一心幾用且做得盡善盡美並非容易。家務做完,兩兄弟四出尋找可以曬被的地方,卻發現位置不是被霸佔,就是已用作其他用途。尋找曬被位置的過程充滿挑戰,考驗兩兄弟的心思和耐力。童心看世界,總能看出不一樣的天空。

導演:王飛

特別表揚

曾經有過的熱血與志向,總會被時間和現實磨滅。時值暑假,單親爸爸徐日升因常把兒子託管在相熟髮廊,而和兼職的大學生 Gigi相識,成為好友。身處動盪與不安之中,二人都正各自經歷人生中的微妙時刻。Gigi 的行動力,喚起了徐日升早已塵封的青春,當年有過的憧憬與抱負,已化成長埋心中解不開的結。二人雖只是萍水相逢,但兩顆心總是出奇地親近,親近過後卻僅餘落寞,殘餘的就只得無力感。 

導演:黃珍盈

2020 得獎作品

最佳編劇
特別表揚
最佳導演
最佳導演最受觀眾歡迎獎
最佳攝影
鮮浪潮大奬

最佳編劇

鼓起拼勁,跑出去,然後在汗水與刻苦中走出自己的路。出身基層的高中生永睦,生活一片混沌,唯一讓他賴以走下去的動力,就是跨欄。作為跨欄比賽常勝軍的他,升上高中後因身高所限,連最基本的「三步一欄」也難以完成。眼見代表校隊出賽的願望幻滅,他出盡全力但求戰勝隊友,但當他愈努力希望突破先天條件所限,卻發現目標原來可望而不可即。縱身一躍,能否讓他跨步衝破內心障礙,在倔強中尋回對自己的肯定?

導演:陳淦熙

特別表揚

阿毛,本名Mohammed,巴基斯坦藉酷刑聲請者。為了生計,阿毛不惜犯禁為菜販工作,當起搬運工人,每晚運送食物到街市。僅僅賴以糊口的收入,阿毛卻也樂意分給處境可憐的單親非裔母子。阿毛與同鄉們苦尋工作機會和等候申請難民資格的批核結果,在漫長而無了期的等待中盼望奇蹟。無情的城市,容不下掙扎求存的邊緣族群。在夾縫中生存的酷刑聲請者,只能無聲吶喊,在絕望中誠惶誠恐,等待黎明。 

導演:馮嘉卓

最佳導演

母兼父職的美珍,一直獨力照顧智障兒子志光,含辛茹苦。別人眼中的負累,美珍卻從無怨懟,更建立出兩母子的默契。好景不常,傷病顛覆了兩母子平凡寧靜的生活。兒子長大成人,卻始終難以自理,美珍有心無力,陷入情感與理性的兩難之間的沉重抉擇。落日將盡,長夜的終結,可會是光明的開始?資深演員許素瑩化身有苦自己知的母親,雲淡風輕,道盡親情幾許。第13屆鮮浪潮最佳攝影得主何旭輝這次聚焦親情,以鏡頭展現人文關懷。

導演:何旭輝

最佳導演最受觀眾歡迎獎

社會動盪,萬劫不復。年輕一代的聲音,總被上一代漠視。當家庭撕裂、創傷無法修補,矛盾可以如何化解?中學生森仔因父親是警察,令他在校園中成為眾矢之的,不時被同學欺凌。森仔的父親在執行職務時涉嫌濫權,面對正值反叛期的森仔,更是壓力重重。當森仔意外得到一把手槍,他決定化憤怒為力量,對不公義的世界作出最強力的控訴。窮途,未必會有出路。絕處逢生,在紛亂黑暗的世代中,或許只是奢求。 

導演:林澤秋

最佳攝影

夫妻本是同林鳥,自當長相廝守至死不渝。祥哥自兒子十年前因病自殺後,與妻子相依為命。日子卻總難如人意。當妻子不幸中風,祥哥對她無微不至悉心照顧。無奈祥哥年事已高,妻子情況日漸惡化,令他心力交瘁。幸福從不是必然,當命運頻頻試煉,祥哥又可以如何自處?改編社會新聞的作品,叩問低下階層長者面對的無助困境。資深演員馮素波演繹中風妻子,絕望與痛苦令人動容。 

導演:戴正瑜

鮮浪潮大奬

天蒼蒼地茫茫,浩瀚無垠之中,身份來歷不明的野小子,帶著駱駝來到城鎮闖蕩。警員老馬調查野小子的身世,卻發現他彷彿沒跟現代文明接軌。野小子的純真與率性,令他震驚。當語言和文字均失效,老馬必須突破重重障礙,了解有關野小子的一切。只是當老馬對野小子愈感好奇,就愈發現自己好像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更接近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望。文明或許只是一種表述或我們未能參透的寓言,當一切回歸基本,人才能照見自己原初的本能和慾望。

導演:黃嘉祺

2019 得獎作品

最佳編劇最受觀眾歡迎獎
鮮浪潮大奬最佳導演
最佳攝影
特別表揚
特別表揚

最佳編劇最受觀眾歡迎獎

死亡可怕,更讓人痛苦的,莫過於死前與死神對峙所帶來的身心煎熬。獨居的老陳得知自己罹患末期癌症,萬念俱灰,打算了結自己,提早「報到」。就在一切行將終結之際,多年不見的外孫嘉進帶來一隻遭棄養的老狗。兩個走到夕陽階段的生命相遇,互相帶來溫暖和慰藉。雖然無法逆轉彼此的生命軌跡,但老狗至少讓老陳和嘉進重拾久違的隔代親情,共同經歷一段溫柔共振。

導演:陳瀚恩

鮮浪潮大奬最佳導演

阿晴受媽媽所託,照顧由內地來港並準備入住老人院的婆婆。短短的共處中,阿晴從婆婆口中得知媽媽當年如何含辛茹苦養大她和弟弟,還有媽媽的童年往事。阿晴不但瞥見媽媽與婆婆的黃金歲月,還對自己和媽媽的相處有了新的領悟。紅棗、薏米、花生,烹調出的既是人生的味道,亦是三代女性血濃於水的連繫。憑《天水圍的日與夜》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的資深演員陳麗雲飾演婆婆一角,雲淡風輕,世事彷彿都給她看穿了。

導演:朱凱濙

最佳攝影

自覺與同班同學思維、愛好格格不入的何芷君,一直沉溺在孤獨的文學世界。對她來說,留堂是一天最期待的時刻,因為可以與張老師共處。失落家庭溫暖的她渴望被愛,儘管那種愛多麼不容於世。然而,期許最終落空,真心換來的反而是背叛。班中的林同學退學,更讓她意識到無論再怎麼努力活著,終究無處容身。青春之傷逝、成長的痛楚,譜寫一頁頁令人心碎的少女日記。

導演:祝紫嫣

特別表揚

當一切灰飛煙滅,或許世界從此變得美麗。患有嚴重聽力障礙與輕度智障的蛋,因失去唯一摯親而被送往身心障礙院舍。他隻身走進陌生的家那天,正是寄居宿友火腿的生日。火腿滿懷希望,盼望媽媽帶他離開這個被鐵網包圍的封閉世界。可是他甚麼都等不到,反而被職員鎖進保安室,因而遇上正想逃脫的蛋。兩個破碎的靈魂相遇相知,合力逃出煉獄。一切歸零,從頭開始。

導演:何應權

特別表揚

無證難民拳手Rocky,在一次拳賽途中被截停後意興闌珊,住進同鄉的元朗村屋,以從事搬運工作維生,過著一般打工仔的平常日子。即使如此,擂台卻不住召喚他,令他思潮起伏,希望回到擂台找回自己。放不下往事的他借助假結婚,成為「香港人」。耳聞目睹同屋Raja和怪鄰居Bitto的經歷和遭遇,他放下前塵,再次踏入拳館。企得上台,就唔可以怯。台上如是,人生何嘗不是?

導演:嚴尚民

2018 得獎作品

特別表揚
最佳攝影
特別表揚
鮮浪潮大奬
最佳編劇
最佳導演

特別表揚

在演戲路上默默耕耘的吉,因未能成功演繹流淚戲份而自信受創。自我懷疑之際,父親身體出現狀況,吉決定暫時放下演藝夢,回到父親的公司幫忙。吉好友武剛巧要開拍電影,邀吉參與,吉婉拒。當晚,睡夢中的吉被水滴弄醒,起身翻閱劇本,驚覺片中劇情竟與自身經驗同出一轍……疑幻似真的場景,讓吉在戲夢裡探尋人生方向。演員生涯,並非鎂光燈下的火樹銀花,而是滿載汗與淚的艱苦志業。

導演:何頌勤

最佳攝影

喪妻的光收拾悲痛,重投街燈維修的工作崗位,長期晚間值班,與年幼女兒安安聚少離多。安安自母親離世後,變得膽小怕黑,但她自覺要長大成熟,將自己照顧得很好。中秋臨近,安安跟光約定在中秋節晚上賞燈遊玩,可惜光最終因工作而失信於女兒。在月圓的晚上,父女各自在喜慶燈火中,一起學習重拾愛與關懷。

導演:林熙駿

特別表揚

母親精神病發誤殺父親,一直被囚禁在精神病院,芬妮自小與姐姐詩靈相依為命。長大後,芬妮「消費」傳奇身世,拍成紀錄片,在影圈嶄露頭角。一日,母親突然逃出精神病院回家,詩靈不忍揭發,芬妮則主張將母親送回病院,姊妹發生衝突。為了逼使姐姐就範,芬妮決意執起攝影機,原汁原味拍下與姐姐對抗的過程,卻因而揭發一家埋藏多年的絕密真相……

 

導演:李卓風

鮮浪潮大奬

2014 年10 月的一個夜晚,雨下個不停。大學宿舍內,雨聲讀書聲討論聲聲聲入耳。幾個各有各生活背景和立場的年輕人,被分派到同一楝宿舍生活,共同度過這一夜。在沉默與吵鬧之中,他們學習互相了解和體諒,憑藉的是對社會的關懷。聲援同學的行動一觸即發,靜止長鏡頭所捕捉的,是年輕人思變的躁動與不安。

導演:曾慶宏

最佳編劇

短暫的歡聚,卻換來漫長的離愁。廟街歌女娟婚姻觸礁,兒子家其十多年前隨父親移民加拿大。家其現已升讀大學,趁假期回港探望娟。期間,娟同事潔請她幫忙照顧唸小五的兒子俊仔一晚。無眠的夜,娟母子從另一對母子身上,看到自己的過去,亦彷彿窺見未來。母子情細膩動人,艷陽天照見生命的不息與綿綿的人際關係。《點五步》岑珈其飾演兒子一角,內斂沉穩。

 
導演:葉嘉麟

最佳導演

聚沙成塔,築起一道橋,讓人走過去,或跑回來。來勝與姐姐其美在香港生活,一對退休父母選擇在海南島養老,叔叔則長居深圳,一家向來聚少離多。直至來勝的祖母逝世三年,根據家鄉傳統,子孫須另擇吉日立碑。這次立碑,讓一家人難得聚首,卻各自心裡埋藏著難以啟齒的心事。父母執意為子女搭橋鋪路,往更高更遠的地方跑去,那麼回家的路呢?

導演:楊兩全

2017 得獎作品

鮮浪潮大奬最佳導演
最佳攝影最佳導演
最佳編劇
最佳導演
最佳編劇
最佳攝影

鮮浪潮大奬最佳導演

「一…啊…葉輕舟去…」來自湖南的性工作者嘉嘉(劉玉翠),甫開場便在街頭唱出粵劇經典《鳳閣恩仇未了情》。正當她梳妝上班之際,卻又哼出〈瀏陽河〉–一首始於建國初期的民歌,當時土改運動剛開始,文藝青年上山下鄉、學工學農,歌頌出生湖南的毛主席。一天,嘉嘉遇上偉雄(高翰文),不料二人各有身體缺陷。他們起初同病相憐,再由憐生愛,但故事可有美滿結局?在導演李駿碩的鏡頭下,兩人在侷促的斗室之間,不止性愛纏綿,更見兩地身份問題之複雜。

導演:李駿碩

最佳攝影最佳導演

《螻蟻》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不遠不近的未來,中央要強行通過「編號姓名取代法案」。在風起雲湧的時代浪濤裏,主角馬二一心只想取消家中的「自慰器」,卻反被拘補,更遭只講官語(即普通話)的警官威迫利誘他去認罪。面對這場儼如卡夫卡式的夢魘審問,馬二可會起來反抗強權?還是仍甘願當一隻受盡壓迫的螞蟻?導演任俠以黑白攝影、4:3銀幕比例等古典技巧,建構出一個荒謬至極的超現實國度,著實與《十年》的香港,遙相呼應。

導演:任俠

最佳編劇

林冬把空房間給鄭洋租住。鄭洋是從北京來港的電影學生;林冬的子女早已移民外地,僅他一人在老舊的房子獨居。縱使一老一少,卻不見得他們一起生活時有任何矛盾,或許是因為二人同樣分擔着難以啟齒的孤獨。林冬會細看鄭洋房中的馬奈畫作,會跟他共賞俄羅斯藝術電影,甚至陪伴他一起去拍戲,嘗試從生活點滴中了解對方。他們終究是萍水相逢,還是建立起一段如父如子的關係?片中平淡沉實的節奏與氛圍,更見人際關係的無法言喻的一面。

導演:黃勺嫚

最佳導演

我們要關懷社區裡有需要的人,但怎樣才是真的關顧?

樂欣是一名中五女生,讀書壓力大,平常總是獨個兒在家中溫習,餓了便到便利店買飯盒吃。樂欣近日成績倒退,壓力更大,心想喝酒減減壓。剛巧遇上露宿者林康,在互相幫忙下,林康買啤酒,也令到未成年的樂欣如願以償。二人成為朋友,但樂欣發現林康在生活上所面對的困境,遠遠超出她能夠理解。

 

導演:陳樂怡

最佳編劇

白田邨被拆後,原來的居民可以搬到新居所,但從前過世的邨民呢?他們可以去哪兒?

四個穿梭於真實與虛構的章節、一條被拆卸得似廢墟的屋邨、一個經營紙紥店的母親和她的兩個兒子、兩隻在爭論媽媽去哪兒的猴子。何應權大膽地結合其擅長的文字創作、劇場、紀錄與實驗元素,帶領我們遊走行將拆卸的白田邨,思考關於孝順與死亡的課題。

 

導演:何應權

最佳攝影
一個妙想天開,扭轉歷史的奇情故事,發生在平行時空下的香港。但歷史改變了,這個城市會變好嗎?假如威廉泰爾那挑戰暴政的故事發生在英國管治下的香港,那可能是怎樣的歷史新義?
1997年,香港主權沒有移交,生活好像一切如常。立仁的母親跟隨毛澤東思想,父親卻跟隨三民主義,一左一右立場不同,終於在1997年7月1日,母親離家出走,留下丈夫與兒子。2003年,沙士爆發,中學生立仁被迫留在家中。樓下搬來了活潑開朗的女生,二人慢慢建立了微妙的友誼。但大環境在轉變,立仁的生命也面臨變化。
 
導演:翁子康

2015 得獎作品

最佳創意
特別表揚
最佳電影
最佳攝影
特別表揚
最佳劇本
鮮浪潮大奬最佳電影最佳劇本
特別表揚
最佳創意最佳攝影

最佳創意

故事簡介:

每件衣服都有自己的故事,在一個平靜尋常的夜晚,安琪兒這間屋邨洗衣店迎來了一個不尋常的稀客。於雨傘運動中留守佔領區以致頭部受傷的熱血男,拿著因長期留守而累積多時的衣物前來。原本互不相干的熱血男與女店員,在個多小時的洗衣過程中試著了解,走進一個他們從未認識的世界。

 

導演簡介:

陳上城,一兒一女之父。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及康樂管理文學士(榮譽)學位課程,其後取得香港中文大學藝術文學碩士。現職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導師及香港演藝學院兼任講師。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陳上城

特別表揚

故事簡介:

自己政府自己揀,自己社運自己撐,但當目標還未達成,誰最有資格號令?社運組織者樂仔與一眾友人熱血奮身,由反高鐵運動一路走來,透過網上電台積極發聲,參與社運,但最終卻因理念分歧不歡而散。四年過去,樂仔遊走傘下,回憶參與社運的點滴,兩相觀照,反思自主真義。

 

導演簡介:

姚仲匡,先是碰上電影,而後碰上社運。而今,夾在影像與運動之間,兩者都放不下了。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姚仲匡

最佳電影

故事簡介:

廢青是怎樣煉成的?中學時代備受忽視的敏行,畢業後工作未如人意,延續從前在學校被視而不見的命運,默默承受上司對他的無理要求,直至偶然之下重遇一眾舊同學,才令他醒覺不能再任人魚肉,爭取自己的應有利益。一眾同學成了不上不下的廢青,為生活埋沒自己。後來怎麼了或可以怎樣,其實連他們也不知道。

 

導演簡介:

羅倩欣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書院。踏入社會後一直在不同崗位學習電影。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羅倩欣

最佳攝影

故事簡介:

官服在身,代表的是律法與正義。新人捕快冼鋒加入由「無聲狗」敖九率領的追捕行動,捉拿涉嫌謀殺捕快兼劫去鄰縣官銀的山賊,怎料在圍捕中驚見賊匪竟是鄰縣捕快。鄰縣捕快為救災民不得不設局劫富濟貧,兩幫捕快緊張對恃,冼鋒經此一役,更成傳奇。山林交錯刀光劍影,黑白無間亦正亦邪,古今皆然。

 

導演簡介:

吳兆麟畢業於香港專業教育學院,主修數碼電影及電視,現從事錄像製作及劇本創作。作品《香港將於33年後毀滅》引起具大迴響,獲第十六屆TBC DigiCon6亞洲大賞香港區金獎及第二十屆ifva公開組特別表揚作品。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吳兆麟

特別表揚

故事簡介:

「總有一天,爸爸會從外星回來。」與婆婆相依為命的卓莉,從小便相信爸爸是外星人,總有一天會來接她和媽媽走。實情是卓莉的媽媽精神病發自殺,卓莉也出現自閉症狀。一次無意中聽到的天外來音,令她更堅信媽媽也在外星,決意出走尋找自己認定的真相……

 

導演簡介:

潘健豪於畢業後先後投身廣告及電影行業,目前以自由製作者身份於不同公司參與創作及拍攝工作。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潘健豪

最佳劇本

故事簡介:

十五歲的漢榮期待與父親團聚,與輕度弱能的紫昕與活潑好動的小弟弟浩霖同住寄養家庭,雖無血緣關係但卻親如家人。紫昕因自身缺陷而被親人疏離,浩霖深信媽媽終會接他乘船回到對岸的家。三人共處日子縱然短暫,難得相依相靠感情深厚。舊區人情中,交織純真童年往事。

 

導演簡介:

黃淑雅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主修電影藝術。


小時看過的電影、讀過的書,長大後仍留腦海,多少影響自己長成什麼樣的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和世界溝通,讓人有所共鳴之餘,起碼當中的一格畫面能存於觀眾的記憶中。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黃淑雅

鮮浪潮大奬最佳電影最佳劇本

故事簡介:

生於圍村家庭,蓄短髮的若男每日穿上男裝,但這種性別上的扭曲卻非她所願。她的校服裙,只能偷偷的洗、偷偷的著。父親終日出門,母親時常歇斯底里,若男的生活比一般的十六歲女孩都艱難得多;她每天都要堅強地面對孤獨。她的好友家揚最終亦要離開,若男可否像他一樣,離開那個壓抑封閉的家?

 

導演簡介:

陳淦熙,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士課程二年級生。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陳淦熙

特別表揚

故事簡介:

母親一聲不響遠去,徬徨的莉莉只好向隔壁的美寶求救。在便利店上班的美寶起初對莉莉反應冷淡,但漸漸二人愈見熟絡,每日都形影不離。日本樂隊「青森變奏」的一曲《夏之終結》,更在她倆的內心之間築起了一道秘密橋樑。一段來去淡淡的戀愛故事,就在夏天終結之前。

 

導演簡介:

李嘉欣,學生,喜愛土瓜灣。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李嘉欣

最佳創意最佳攝影

故事簡介:

盡情瘋狂,反轉類型,來個驚天動地搶人頭!古惑仔、毒品交易、殺人、勒索,這些在黑幫電影裡看過無數次的元素,來到這裡通通變成意想不到的搞笑原料。敗事有餘的阿仁為了籌錢買白粉,在母親麗霞姐的慫恿下,對鄰家靚太的名貴手袋打主意。原本只是簡單的盜竊計劃,在阿仁得手之後,真正的荒謬與惡夢才開始……

 

導演簡介:

呂美鳳,努力成為一位對電影很陌生的電影人。因為只有保持懵懂的心,才能不被規限。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呂美鳳

2014 得獎作品

最佳創意
最佳劇本
鮮浪潮大奬最佳電影
最佳攝影
最佳電影
最佳創意最佳攝影
最佳劇本
特別表揚

最佳創意

故事簡介:

當社會運動成為日常風景,一群紀錄片工作者兩年來一直拍攝香港社運,懷疑一個神秘組織暗中控制天氣,企圖製造惡劣天氣減低市民參與遊行意欲。究竟是天有不測之風雲,還是神秘組織隻手遮天?導演陳梓桓畢業於城大政策及行政學系,透過影像記錄社運點滴。


導演簡介:

陳梓桓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政策及行政學系,其後於香港浸會大學修讀電影電視及數碼媒體碩士,畢業後參與不同的影像創作。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陳梓桓

最佳劇本

故事簡介:

人人都說要贏在起跑線,怪獸家長們唯有不惜一切,催谷子女但求跟大隊。仍是kidult的碩文,他的兒子應快樂成長,但妻子卻堅持不報直資心不死,死命要兒子參與多項課外活動賺證書。當父親的也自身難保,突然失業被迫面對新挑戰。不成才便仿佛不能成人,只嘆天下父母心可憐。

 

導演簡介:

詹可達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現為日以作夜工作室導演。除企業宣傳片和MV等商業製作外,亦拍攝不少獨立短片,作品《阿潘》獲第十屆南方影展之「南方獎華人影片競賽」(台灣)最佳劇情影片獎,亦為第33屆法國克萊蒙費朗國際短片節參賽作品。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詹可達

鮮浪潮大奬最佳電影

故事簡介:

一張漁網,撈起的是一個個漁民家庭的故事。漁民夫婦面對時代變遷漁業式微,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或堅持或妥協,生活平淡但卻背負重擔。導演黃瑋納曾以漁民為題製作紀錄片,得以重新審視自己作為漁民子弟的身份,透過這部劇情片,有血有肉刻劃獅子山下的漁民故事。


導演簡介:

黃瑋納,生於香港,漁民之後,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作品《行人》、《彼岸》及《美華》曾參與多個國際影展。2012年入選金馬電影學院,擔當編導之一。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黃瑋納

最佳攝影

故事簡介:

為了炮製出一流美食,當廚師的可以去得很盡。在徒弟眼中冷漠嚴謹的名廚巫易天,深明極致味道背後全靠無辜動物性命成就,上電視節目呈現珍饈百味,最終卻與名嘴主持舌劍唇槍。葉文希的這部短片,既諷刺大眾對口腹之慾的沉迷及對名人的盲目崇拜,同時將美食與社會議題並置觀照,令人反思。

 

導演簡介:

葉文希,1985年出世,畢業於浸大傳理數碼圖像專業。本應不是透過鏡頭,而是在街頭上抗爭。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葉文希

最佳電影

故事簡介:

從大陸來港讀書的易遙,住進一棟唐樓,抵港第三天,她就發現門口躺著一具男性屍體。鄰居疏離冷漠,同住的室友尚未到港,易遙孤立無援,只有剛買回家的金魚作伴。她置身陌生環境,儘管飢腸轆轆,卻不敢出門,甚至開始疑神疑鬼,作出一個又一個叫人驚訝的舉動。


導演簡介:

蔡嘉豪,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電影電視及多媒體副學士二年級生,自小熱愛電影,喜歡創作,追求創新。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蔡嘉豪

最佳創意最佳攝影

故事簡介:

香港電影打入內地市場,拍鬼片卻不能有鬼。新晉導演阿進一心要拍鬼故事,從一則姦殺案新聞取得靈感,但老闆下令他把女鬼刪掉。阿進屈服,修改劇本之日,赫然有厲鬼現身,不滿淒慘遭遇被抹殺,脅逼阿進不能改寫,才令他驚覺自己與女鬼之間,竟有著相連的命運。


導演簡介:

梁譽,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士課程三年級生,主修導演。曾執導紀錄片《遺下思念》及劇情短片《夏浩然》。兩片曾入圍香港、中國、倫敦及科索沃的電影節。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梁譽

最佳劇本

故事簡介:

中港矛盾熾烈,少女夾在其間,感到困惑無比。林思敏隨母親居於深圳,每天跨境來港念書,害怕遭同學歧視,隱瞞「單非」身份。老師卻安排她參加辯論賽,要她雄辯滔滔,自我抵觸,力陳港府不應允許內地人來港定居的理據。母親來港希望看女兒比賽,令她更感煩惱。

 

導演簡介:

黃天城,香港知專設計學院電視及電影高級文憑畢業學生,熱衷於影視製作,將繼續進修與電影相關的課程。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黃天城

特別表揚

故事簡介:

金魚看不到魚缸外的世界,因為玻璃的倒影給牠們製造了無邊的假象。陶在未婚夫死後,情緒崩潰,終日幻想仍跟未婚夫在一起。舒喜歡性格內歛的謙,但謙另有所愛,他一直守在陶的身邊,但陶只是把他當作愛的替身。直至一天,謙目睹陶自殺,於是開始重蹈陶的覆轍。


導演簡介:

黃顯力,一個熱愛電影的青少年。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黃顯力

2013 得獎作品

特別表揚
最佳攝影
最佳電影特別表揚
最佳創意
最佳劇本
最佳劇本
鮮浪潮大奬最佳電影
最佳攝影
最佳創意

特別表揚

故事簡介: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失婚的中文科女教師張蕊,在功利的教育環境裡,面對求學只為求分數的中學生,早已身心俱疲。男生葉進其的紙飛機,卻闖進了她的避風港,作文裡的慾望傾吐,地鐵內的默默凝望,在她心裡捲起漩渦。師生關係變得複雜曖昧,如霧起時,茫茫海上可會覓到歸路?

 

導演簡介:

何玥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主修電影藝術。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何玥

最佳攝影

故事簡介:

在跌打館打工的有流,有天替人療傷,突然看見異象,不知該對誰傾訴。喜歡獨自生活的浮金,樂得自在,卻渴望爬出安穩世界。過著夢想生活的曼雲,忽然感到迷失,凝望窗外熟悉的風景,只想越過夢的邊界。末日還沒來臨,在崩壞與覺悟之間,三個平凡人,不言不語,都面對著無可逃避的輪迴。

 

導演簡介:

馬嘉裕導演及編劇的錄像作品《子非魚》曾獲鮮浪潮2010學生組最佳創意獎;監製及編劇的《Welcome,去哪兒?》獲中國第四屆全國師範院校學生高清暨DV作品大賽二等獎。劇場演出包括《西夏旅館》、《A貨革命》。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馬嘉裕

最佳電影特別表揚

故事簡介:

內地車禍賠償制度,撞死人只需賠若干金額就了事,撞傷了導致殘疾,賠償金卻可以是無底洞。悅悅的父親無力照顧孩子,把她交給爺爺照料。爺孫情深,但爺爺年老多病,不得已把悅悅送到幼兒院,卻出了意外。無助的爺爺竟以非常手段討回公道。啟發自真實事件,流露草根情懷,作出悲慘控訴。

 

導演簡介:

馬文能自小迷上電影,獨立電影尤甚,特別喜歡一些關於草根的題材。他認為每個人都是導演,有著不同想要訴說的故事,而電影正正是一個讓人說故事的平台。 曾為鮮浪潮2012公開組參賽作品《永恆孤寂》擔任攝影。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入選法國第67屆康城影展「短片角落單元」
導演:馬文能

最佳創意

故事簡介:

發仔為老人院製作宣傳片,強調院舍可提供「家的感覺」,被送進去的老人都幸福快樂。直到他外婆跌倒中風,癱瘓在床神智不清,把他誤認作愛犬阿堅,才令他發現自己原來對老人缺乏關懷。母親捨不得把阿堅送走,叮囑他代為照料。跟阿堅共處的日子裡,發仔漸漸明白到怎樣才是「家的感覺」。

 

導演簡介:

黃穎匡2008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主修導演。作品《癈》及《塵哀》曾於多個海外及本地影展參展。畢業後為不同製作公司及媒體機構擔任製片統籌、剪接、撰稿及導演等,同時也是自由身工作者。其執導短片《同根》亦曾為鮮浪潮2010公開組的參賽作品。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黃穎匡

最佳劇本

故事簡介:

Michelle一直忍辱擔當愛情第三者,明知不公平,仍甘願「落踏」。舊同學琪琪向她強烈推薦名為「Believe」的心靈成長課程,迷茫的她心想不妨一試,竟然又「落踏」。洗腦課程天天高呼「世界和平友愛正能量!」課堂上她認識了九仔,人生彷彿有了轉機,然而這次她會否讓自己離開牢籠,不再自欺?


導演簡介:

黃綺琳,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藝術碩士,主修電影製作。出版作品包括小說《三喊姻緣》、《潮劍客》及散文集《我很想成為專業填詞人》。2011年簽約成為華納音樂版權旗下填詞人,2012年執導短片《赤鱲角到天水圍是我愛你最佳距離》,同年加入香港電視參與警匪劇《警界線》創作。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黃綺琳

最佳劇本

故事簡介:

患上腦退化症的吳婆婆,想起做冬要買菜,獨自離開安老院,開始了她的城市漫遊。冷清的電車剩她一個,街道不見人影,街市亦空無一人。她到處尋找出路,走到已經清拆的故居舊址附近,發現周遭景物既熟悉又陌生。當地產經紀的兒子終於找到了她,然而她記憶中的兒子卻仍是個穿校服的小孩。


導演簡介:

黃志偉,香港知專設計學院電影及電視高級文憑學生,熱愛影視製作,在完成參賽短片《蜃樓》後計劃繼續進修電影相關課程。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黃志偉

鮮浪潮大奬最佳電影

故事簡介:

一群青年組成樂隊Against the Tide,但前景惡浪滔滔,如何抗逆?主音見利忘義,逕自離隊。Band房所在的工廈被活化,意志也被活埋。鼓手跑去賣保險,供樓養妻。結他手替人作曲謀生,但市場只需倒模複製。以為已經「再見理想」,然而工廈告別騷的晚上,早已遺忘的節拍,又在他們心裡響起。


導演簡介:

嚴尚民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系,主修導演,課餘兼任影評人及主持映後談等工作。執導作品《陳美鳳》更於2013年獲得多項國際獎項,如第一屆華語短片傳媒大獎的最佳校園短片。他認為電影是一種藝術,有著超越真實的力量,不但可呈現自己與世界的關係,更可透過光影將觀眾帶進電影裡的世界。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嚴尚民

最佳攝影

故事簡介

一翱家住公屋,結識富家女友,大學畢業後被安排在女友父親的工廠上班,被栽培成為管理層,彷彿平步青雲,面前是康莊大道,他卻只看見困局,看不到出路。女友渴望早日結婚,母親想他多賺些錢,政府催促他償還大學貸款,種種壓力令他透不過氣,而他只想騎著單車乘風遨遊,走出自己的路。

 

導演簡介:

郭汶浩沒有特長,沒有技能,他有的只是一呼百應的領袖魅力和親和力。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郭汶浩

最佳創意

故事簡介:

他獨個生活,每天吃罐頭充飢,過著重複的日子,倒模著每刻的呼吸,臨睡前做掌上壓鍛鍊軀殼,心靈卻脆弱虛空,甚至想過從此離開。一天,前來借宿的她突然出現在房子裡,事情漸漸起了變化,浴室水聲勾起慾望,但好時光總是太短,他開始擔心明天還會剩下甚麼,更害怕失去值得害怕的東西。


導演簡介:

利銘滔2013年畢業於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首次執導短片。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利銘滔

2012 得獎作品

最佳攝影
最佳創意
特別表揚
最佳劇本
鮮浪潮大奬最佳電影
最佳創意
最佳電影最佳劇本
最佳攝影
特別表揚

最佳攝影

故事簡介:

打破了的,是一個花瓶,還是處世為人的原則?性格各異的小兄弟在家中玩耍,卻不小心打破爺爺的珍藏。一個當災好過兩個受罪,蠱惑的哥哥企圖卸責,誠實的弟弟據理力爭。小朋友的世界,從來是大人社會的縮影。爾虞我詐,以大欺小提早上演,盡情諷刺成人心態,幽默得來令人無言。

 

導演簡介:

周震邦是生於香港的中國人,所製作的短片《8964 Sound of Silence》試圖喚醒善忘的中國人的記憶,在互聯網上累積逾二十萬點擊率,並引起傳媒廣泛報導。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周震邦

最佳創意

故事簡介:

夜更司機子傑最愛午夜奔馳,為的是速度的快感,也為逃避漫無目標的人生。某夜飛馳之際,他目擊劫案後鼓起勇氣棄車捉賊,拋低懦弱卻被警方連番審問。肅殺的靜夜,襯托的是子傑那不見天日,毫無意義的人生。新生代的虛無,被黑夜繼續籠罩,無盡無邊。

 

導演簡介:

林樂騫生於1989年2月14日,畢業於聖傑靈女子中學及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中學時因文學而愛上電影,自此萬劫不復。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入選波蘭第7屆五味電影節
  • 入選英國第5屆泛亞電影節
導演:林樂騫

特別表揚

故事簡介:

就如小草會從石屎間的狹縫中鑽出享受陽光,在都市叢林中,我們也希望得到一片心靈綠洲。少女不安於室,出走後決定在工廈蝸居,走進了別人的生活,也因而更了解自己。既然我們離不開這令人窒息的城市,就更應堅持自己的夢想,拒絕單一化的生活和價值。

 

導演簡介:

林森,討厭以金錢掛帥、市場溢利為本的工作模式。讀過電影,斷續拍了一些短片,在中、小學當過幾個月的錄像導師,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決定尋找自己的方法,繼續上路。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入選波蘭第7屆五味電影節
  • 入選2013台灣南方影展「華人影片競賽」劇情類
導演:林森

最佳劇本

故事簡介:

養一個小朋友要四百萬,做家長的唯有勒緊褲頭處處綢繆。年輕夫婦帶著嬰孩去兒童產品展銷,卻因五萬多元一套的英語教材爭執,側寫夫婦對養育兒女截然不同的態度。當A不再是apple而是astronaut,B不再是boy而是binoculars,可憐的不單是怕子女執輸的父母,還有那被提早埋葬的童真。

 

導演簡介:

劉永泰,現為自由身導演。曾編導作品包括電影《愛鬥大》、《愛出貓》、香港電台劇集《麵對麪》及《英語初階》。現在只想繼續拍片。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入選波蘭第7屆五味電影節
  • 入選意大利烏甸尼第15屆遠東電影節
  • 入選第十九屆ifva香港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比賽
導演:劉永泰

鮮浪潮大奬最佳電影

故事簡介:

生與死,從未如此接近。殯儀館旁的花店東主兒子意外過世,強忍悲傷的他如常工作,把自己對兒子的思念也一同埋葬,直至某日一個男孩來店請他訂製花牌,才喚醒他沉睡已久的情感,令他走出刻板麻木的生活。故事感情細緻,小演員的演出清新自然,真情流露。

 

導演簡介:

李心悅希望成為一個帶給人溫暖的好導演,希望做作品直至最後一刻。雖然自己很渺小,但擁有很多很多的愛,來自每一個落力付出的製作朋友、支持自己的朋友、家人和神。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入選波蘭第7屆五味電影節
  • 入選意大利烏甸尼第15屆遠東電影節
  • 入選英國第5屆泛亞電影節
導演:李心悅

最佳創意

故事簡介:

當反叛的少女 「家貓」 遇上得不到父愛兼有戀母情結的男孩 「野犬」,互相慰藉,成長的孤獨和無助,透過對方的體溫得以消融。一對名義上的姐弟,發生了一段世俗不容的不倫關係,甚至由家變演變成弒父。成長,是對大人世界的反抗,也是對自己身處困局中的無聲吶喊。 

 

導演簡介:

譚惠貞是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電影藝術系學生。2005年開始以自由作家身份寫作。個人短片《私戀失調》(2009)成為第一屆香港聾人電影節開幕影片;短片《14號》(2012)於香港國際電影節香港城市大學學生作品選放映。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入選波蘭第7屆五味電影節
  • 入選英國第5屆泛亞電影節
  • 入選第十九屆ifva香港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比賽
導演:譚惠貞

最佳電影最佳劇本

故事簡介:

少男心事微妙如詩。十二歲的楊東和暖暖一起學京劇,對愛情充滿好奇期待。暖暖喜歡楊東,但楊東卻對來學校探望暖暖的小姨產生莫名好感。見過小姨數次,楊東竟夢到已經過世的媽媽,對亡母的思念與小姨對他的關懷交織,錯綜複雜。單純的男孩成長故事,在北國的風雪裡顯得特別純淨無瑕。

 

導演簡介:

李雨珊,瀋陽人,在北京讀大學,2012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相信通過影像尋找自己和發現世界。在路上,不願駐足。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入選英國第5屆泛亞電影節
  • 入選意大利烏甸尼第15屆遠東電影節
  • 入選法國第66屆康城電影節短片環節
導演:李雨珊

最佳攝影

故事簡介:

生死有時悲傷有時。一場發生在他方的意外,奪去了男孩雙親的生命,男孩與爺爺相依為命。爺爺不知怎樣對孫兒解釋他父母的離世,不懂死亡為何的男孩依然相信父母仍在,惱恨他們音訊全無,因而興起離家出走尋找父母的念頭。學會接受失去,面對生命無常,也就成了男孩的成長功課。

 

導演簡介:

呂美鳳和麥子釗修讀香港專上學院設計系視像傳意副學士課程。《有時》是第一部公開參賽作品。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麥子釗呂美鳳

特別表揚

故事簡介:

改編本地作家西西的同名經典,當死人化妝師的心言和男友感情穩定,但卻偏偏不敢坦白告訴他自己的職業。因為愛情,因為難捨難離,讓她更無法面對男友,只能把不能說的秘密埋藏在心。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也會有寂寞和無奈之時,微妙複雜的心事如此,只能有苦自己知。

 

導演簡介:

萬芫澄就讀於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系,主修導演。曾拍攝幾部劇情短片和紀錄片。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入選波蘭第7屆五味電影節
  • 入選意大利烏甸尼第15屆遠東電影節
  • 入選印度第10屆IAWRT亞洲女性電影節

 

 

導演:萬芫澄

2011 得獎作品

鮮浪潮大奬最佳電影
最佳攝影
最佳劇本
最佳創意
特別表揚
特別表揚
特別表揚
最佳劇本
最佳創意
最佳攝影
最佳電影
特別表揚

鮮浪潮大奬最佳電影

故事簡介:

2012世界末日要來了,我們可以做的,是良心發現後來個大悔改?等世界變好等人間見真情,卻發現到頭來真的只有痴痴的等。世界在運作,人性仍醜惡。混亂的社會,如何能在一時三刻撥亂反正?為民主抗爭、遊行,到底效用有多大?無論末日是否到來,我們能做的,可能就是哀嘆良善之死。

 

導演簡介:

阮智謙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與伙伴成立創作單位Define Creations,以創作延續生活。形容眼睛就如鏡頭,將身邊的事物拍攝下來,留在腦裡。再藉著電影,啟發別人關心及思考社會問題,令世界變得更美好。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2012第五屆英國國際電影人電影節最佳攝影及配樂

 

導演:阮智謙

最佳攝影

故事簡介:

初到繁華大都會的外省小伙子,遇上獨自生活孤獨無依的老人。兩人都被急速起飛的社會遺棄,中國速度等不了趕不上車的人,為理想奮鬥潛台詞其實是放棄自己的原則,擁抱向錢看的偉大原則。楊正帆的短片,與當今過度發展以至人心虛妄的社會現實共呼吸。人在其中,難逃被吞噬的宿命。

 

導演簡介:

楊正帆,法律專業背景,後於香港浸會大學電影修讀電影製作碩士,轉行做電影。2008年憑短片《Tango in the Street》獲美國FILMAKA短片及紀錄片比賽13部最佳短片;2010年短片《The Man Behind a Camera》入圍Mary Stephen的剪輯工作坊,並於第15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放映。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楊正帆

最佳劇本

故事簡介:

三月六日,宜示威,忌警察。113名示威者被警方控告非法集結,三個示威者與三個警察在錄口供過程中的精彩對話,口沫橫飛字字珠璣。滿腔熱血的新派青年遇上等退休無宗旨的老差骨,革命派與建制派即時上身。連場有關民主自由市民權利的辯論,氣氛直迫立法會,為被踐踏的民主聲音出口氣。

 

導演簡介:

黃進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畢業,主修電影藝術。對他來說,獨立短片不但能讓觀眾接觸主流以外的創作,更能感受到每位製作人的熱情,少了商業元素,多了一份真實感。

陳楚珩是電影《一念無明》的編劇,該片贏得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創意香港的「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大專組賽事,獲電影發展基金撥款資助拍攝工作。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入選2012法國巴黎電影節
  • 入圍2012台北金馬影展「最佳創作短片」
  • 2012 高雄電影節「媒體評審團獎」
  • 入選 2012香港當代電影展(台灣)
  • 第十八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 (ifva) 公開組金獎
導演:黃進

最佳創意

故事簡介:

七一遊行竟可造就浪漫情緣?2010年的七一遊行,劉七一結識了女友Ranya。2011年的七一,小情人約好繼續遊行兼慶祝相識一周年,意義重大的紀念日,卻因Ranya 的內地同學Neil 的出現而變得風起雲湧。能參加遊行確實是一種幸福,趁有得行便好行。

 

導演簡介:

李苗,北京人,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藝術學院,之後就讀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取得藝術碩士學位。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入選2012 第十四屆烏甸尼遠東電影節
  • 入圍2012 巴西庫里奇巴國際電影節 「國際短片競賽部份」
  • 入選第九屆北京獨立影像展 2012
  • 入選第七屆意大利雷焦卡拉布里亞國際短片節
  • 入選第十一屆 BIG Mini 媒體電影節
  • 入選第四屆Shadows中國獨立電影節
導演:李苗

特別表揚

故事簡介:

天橋上的人,是賣亡妻最愛糖蔥餅的昌叔,過的是平淡反覆的尋常生活。日復日,年復年,磨人的生活早已令昌叔學會跟寂寞為伴,可幸他在擺檔的過程中總能找到知音,由無所不談的老友到活力可人的女學生,都為他那有如死水般的生活帶來點點衝擊。鏡頭下的石硤尾,洋溢濃烈的日常舊區風情。

 

導演簡介:

梁柏豪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現為自由身創意工作者,執導宣傳短片及音樂錄像,亦曾舉辦藝術攝影展。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入選第七屆波蘭五味電影節
導演:梁柏豪

特別表揚

故事簡介:

父子情深,不用宣之於口。一次東平洲旅程,把疏離的父與子重新拉近。既然父親在世日子不長,兒子自當捕捉他的一舉一動。遊歷一整天,當父子玩得盡興,卻發現相機的照片全部被意外刪除。留不下影像不要緊,反正最精彩最溫馨的時刻,早已深印腦海。電視小生陳國邦飾演內斂兒子,令人眼前一亮。

 

導演簡介:

張明怡於2006年完成香港浸會大學電影電視與數碼媒體藝術(製作)碩士課程。畢業後加入本地電影製作公司,另於2009年聯合編導香港電台外判動畫《冬日休眠》。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張明怡

特別表揚

故事簡介:

日忙夜忙,忙得令Jason 幾乎也忘掉家庭和年邁母親。直至一次意外,他回到廟街舊居照顧受傷的母親,重新開展他和母親冰封了的關係。燈飾店店東為了謀生終日勞碌,卻無端被不明來歷的怪事纏繞。兩個家庭,都在刻苦的環境中摸索,在中秋前夕尋找久違了的家庭溫暖,在令人透不過氣的縫隙中找樂。

 

導演簡介:

莊藝文,就讀於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熱衷於舞台與熒幕,首次執導劇情片。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莊藝文林洛綾

最佳劇本

故事簡介:

華麗的大屋,無憂的生活,當父親的以為自己給兒子的已經是最好最完美,怎料兒子需要的其實是長期缺席的父愛。父親在執拾過世老爸的遺物時,才發現自己原來過分寄情工作。兒子的童年,都是在爺爺的陪伴下度過。猛然醒覺的父親,希望透過假期來修補與兒子的關係。老戲骨谷峰跨刀助陣,演活爺爺的慈愛。

 

導演簡介:

梁浩倫為香港公開大學創意寫作與電影藝術學系二年級學生。熱愛廣告媒體。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入選 2012香港當代電影展(台灣)
導演:梁浩倫

最佳創意

故事簡介:

既然天煞都可以打美國牛仔,關公大戰外星人也就不足為奇了。梁仲文的這部作品充滿好玩狂想,外星人以low-tech 類近鹹蛋超人造型出現,中央政府終極武器機械雷鋒華麗登場抗擊外星人保衛香港。刻意粗糙的影像,令人捧腹的荒誕劇情,暗藏大量政治諷喻。關公超現實現身,可會是向林超賢的《江湖救急》致敬?

 

導演簡介:

梁仲文於1986生於香港,本身算不上是個電影迷,卻自小迷上科幻及超級英雄故事。2007年起就讀電視電影課程,現就讀於香港理工大學數碼媒體系,2011年代表理工大學參加鮮浪潮。除電影短片外,亦不斷嘗試和參與其他媒體創作。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入選2012法國巴黎電影節
  • 入圍第十四屆TBS DigiCon6大賞香港區選拔賽
  • 入選香港網絡節2013

 

 

導演:梁仲文

最佳攝影

故事簡介:

母親的死亡,令少年阿鋒不得不回到鄉村,按村長吩咐,把母親的遺體背進森林完成儀式。森林沒有小紅帽,但卻有專殺小孩的野狼潛伏。最令阿鋒纏繞的,不是野狼,而是他與母親之間多年來剪不斷理還斷的糾葛。全片拍攝來回交錯,當下陰影與童年回憶平衡對照,流露細緻母子情。

 

導演簡介:

梅諾謙就讀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傳意設計及數碼媒體系電影及電視高級文憑課程。《大野狼之死》為首部導演短片作品。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梅諾謙

最佳電影

故事簡介:

重複的生活,沉悶的日常。在密閉的室內空間裡,學生、老師,以至每個人都有如行屍走肉。一成不變的機械式日子,令軒仔透不過氣,想逃出但卻無處可逃,直至他遇上一個神秘的女孩,為他那有如坐監的生活帶來些許漣漪。短片全部在室內空間拍攝,凸顯狹小封閉的環境,演員互動也充滿劇場味道。

 

導演簡介:

李啟浩,2011年畢業於香港藝術學院,主修媒體藝術。畢業作品《這裡,這裡》獲選為第十七屆ifva比賽公開組入圍作品;同年,亦於鮮浪潮2011短片競賽,憑《羊》獲得學生組最佳電影,此短片更入選2012台灣南方影展「南方特選」及第七屆波蘭五味電影節,並入圍第十八屆ifva比賽公開組。他於2012年亦憑著執導之作《Shit Happening》,得到第三屆波蘭Ars獨立國際電影節的邀請,前往當地觀摩及分享。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入選2012台灣南方影展「南方特選」
  • 入選第七屆波蘭五味電影節
導演:李啟浩

特別表揚

故事簡介:

會考已成歷史,但學生面臨考試的壓力和對前途的迷惘依然。重讀生阿潘有心無力,面對周邊同學,家人和朋友的關懷和鼓勵,卻只感無奈和充滿壓力。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阿潘的前途是否從此注定失敗?會考的年代已經終結,但新學制下千萬學子是否從此告別考試壓力?填鴨教學的巨輪不斷運轉,叫學生太沉重。

 

導演簡介:

黃文威為香港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設計學系平面設計二年級學生。熱衷攝影及設計。首次執導短片。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黃文威

2010 得獎作品

最佳創意
鮮浪潮大奬最佳電影
最佳創意
最佳攝影
特別表揚
最佳劇本
最佳劇本
最佳攝影
最佳電影

最佳創意

故事簡介:

世界崩壞之後,懷思在荒廢舊城收集了爺爺的日記,在兩個意見抵觸的小男生結伴相護下穿越危險的森林,沿途以僅有對成人世界的憶思,理解眼前狀況。月夜上路的鏡頭全部廠景營造,淺景深寫照看不見的引力場,繼而黑白光影、簡潔構圖,投寄出遠近分明,卻深邃不見底,像回憶又像夢的超脫空間;一部極難得探討詩意敘事的實驗性佳作。

 

導演簡介:

2003年於香港演藝學院畢業。從事記錄片剪接多年,首部執導短片《遠遠‧回憶》獲「鮮浪潮2010」公開組最佳創意獎。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入選第九屆韓亞國際短片電影節 2011

 

評審團的話:

以有限的空間和節制的色彩,作了一次富冒險精神的電影實驗,勇氣可加。

導演:黃金濤

鮮浪潮大奬最佳電影

故事簡介:

賴恩慈對焦菜園村,以一個描寫爺爺與小孫女相處的小故事,向保衛家園而作反抗的村民致敬。鏡頭隨爺孫兩人走到立法會外,眺望已拆卸的天星、皇后碼頭舊址,走訪待重建的舊樓,以富貴竹作祝福,處處流露關懷。加上飾演小孫女的簡詠兒非一般「填鴨」式的率真演出,見證下一代實實在在的公民意識覺醒歷程。

 

導演簡介: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電視學士及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碩士畢業,現於英國列斯大學攻讀戲劇碩士。並於獨立劇團好戲量擔任編、導、演崗位。入選第二屆金馬電影學院。紀錄短片《笨蛋老師》獲第二屆全球華語大學生影視作品最佳剪接獎。劇情短片《1+1》獲「鮮浪潮2010」鮮浪潮大獎及公開組最佳電影獎。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入選2010香港獨立電影節
  • 第5屆國際青年商會伊斯坦堡國際十字路短片電影節 第二名
  • 法國國際地鐵影展觀眾票選最佳電影
  • 第十七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 (ifva) 公開組金獎
  • 入選第三十屆溫哥華國際電影節
  • 入選智利第十九屆聖地牙哥國際短片電影節 2011
  • 入選2012 第十四屆烏甸尼遠東電影節
  • 第四屆印度CMS國際兒童電影節金獎
  • 入選第十二屆孟買國際電影節 2012
  • 入選2012法國巴黎電影節
  • 入選2012台灣南方影展「南方特選」

 

評審團的話:

鮮浪潮大獎:簡約、率性和自然的電影風格,準確地回應了香港80後一代的心態:他們尋找身份認同,竭力保存急速流失的集體回憶。 

 

公開組最佳電影獎:以簡約自然的手法,敘述一個多層次的故事,兩名主要演員尤其吸引觀眾的注意。

導演:賴恩慈

最佳創意

故事簡介:

據說人類是由魚族進化過來的,然而莊子說得明白:你未懂魚之樂趣。一名神秘男子神志不清地出現,漁民少女悉心照料,卻弄不清他的來歷,既像江湖避難,又似自殺未遂,甚至可能是少女獨守漁排的解悶臆想。是時候暫忘理性邏輯分析,讓馬嘉裕如畫的構圖、充滿詩意的攝影,給我們一次遊轉天地山水的經驗,震動一下沉睡體內的遠古魚魂。

 

導演簡介:

畢業於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現就讀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導演短片《子非魚》獲「鮮浪潮2010」學生組最佳創意獎。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評審團的話:

刻意經營風格而自然流暢,製作者以自己的規則建構了一個完全可信的世界。

導演:馬嘉裕

最佳攝影

故事簡介:

一齣延誤救治的醫療事故和一宗少婦危坐天台的企圖自殺事件,底蘊是反映社會制度缺乏靈活彈性,醫療分工到了冷漠不仁的地步,抑或是指出社會已有足夠的監察機制,可迅速去判別人性對錯,找出公道?對於吳浩然,以上都是過於簡單的詮釋,他將因果連鎖的故事性,以結構形式大膽重新排列,凸顯對人性的體會,並對以社會批判為名的集體意識,作出一次深刻的反省。

 

導演簡介:

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的數碼媒體(榮譽)文學士學位課程,曾參與電影和廣告製作。入選第二屆金馬電影學院。導演短片《不知者》獲「鮮浪潮2010」學生組最佳攝影獎。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入圍台灣金馬獎2011最佳創作短片
  • 第十三屆TBS DigiCon6大賞香港區選拔賽第一名
  • 第十七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 (ifva) 公開組金獎
  • 入選2012台灣南方影展「南方特選」

 

評審團的話:

自片首一個令人屏息靜氣的長鏡頭段落開始,攝影已展出獨有的專業能力。

導演:吳浩然

特別表揚

故事簡介:

都是塔倫天奴惹的禍嗎?坐鎮租碟店一萬多小時的肥仔,與嬌小女同事在無數影碟包圍下天天相對,來收陀地的黑社會只是嚇唬幾句,肥仔就決定突破人生沉悶,去跟老外買槍,像《的士司機》在家中練習,仿如《英雄本色》潛進卡啦OK當獨行殺手,最後卻回到好不現實的現實。一個簡單的英雄夢,藉電影的做夢精神引爆。

 

導演簡介:

就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現為香港大學交流生。導演短片《肥仔成龍》獲「鮮浪潮2010」特別表揚。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入選2011柬埔寨電影及錄像節
  • 入選第二十七屆洛杉磯亞太電影節
  • 入選2011沙加緬度電影及音樂節
  • 入選第二十七屆三藩市 (美國亞洲) 國際電影節
  • 入選2011 夏威夷國際電影節
導演:黃嘉榮

最佳劇本

故事簡介:

萬家燈火,每一家的日與夜,都各有故事。保安員阿祥喜歡下廚,是廿四孝爸爸,一對兒女均已長大成人,跟他日漸疏離,只會有手機短訊和字條與他溝通。他把無人認領的愛心,轉移到同事阿嫦的年幼子女身上,卻令女兒懷疑他與別人有染。阿祥生日當天,阿嫦帶同子女上門道賀,平靜家庭頓時翻起波瀾。

 

導演簡介: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畢業作品《出租爸爸》獲「鮮浪潮2010」學生組最佳劇本獎。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第十六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 (ifva) 公開組最後名單

 

評審團的話:

含蓄而世故地描寫一個普通家庭的故事,編與導都明顯吸取了許鞍華等香港導演的經驗。

導演:梁健邦

最佳劇本

故事簡介:

地震後的四川擂鼓鎮,失去妻子的老徐準備再婚,但面對還沒走出喪母陰影的女兒姍姍,他又猶豫不決了。姍姍在念高中,知道父親打算續弦,心裡都是鬱結,獨自出走去看堰塞湖。那是一個由塌方的泥土掩埋整個鎮後形成的湖,美麗而充滿危機,有待疏通。破壞會希來新的景象,這可以大自然給人的啟示?

 

導演簡介: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碩士。作品《再見阿聾》曾入圍第十四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公開組;《堰塞》獲「鮮浪潮2010」公開組最佳劇本獎。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入選第四屆重慶民間映畫交流展
  • 入選第十七屆國際電影電視學系影展 (波蘭)
  • 入選2010台北懸電影藝術節--國際學生影展

 

評審團的話:

透過圓熟的劇本和紮實的製作,角色遊走於四川地震後的山山水水,重思劫後餘生的意義。

導演:余曦

最佳攝影

故事簡介:

新聞攝影師不斷追求精準,終會達致人機合一的境界,分不開到底是人成為了機器,還是相機自有拍攝的欲望。對於阿昌和他的至愛Leica,卻不為擁有這份超然本能而驕傲,他們合作拍了一張生死剎那間的照片,相中人的目光,叫阿昌後悔一生,他自此沒有力氣繼續拍照,只得等待救贖。根據著名新聞攝影大師林繼昌的經歷改編,本片採訪了他當年的戰友、重塑他傳奇的一生,帶出攝影與被攝者的哲學性辯思。

 

導演簡介:

畢業於樹仁新聞及傳播學系、英國倫敦電影學院。導演短片包括《WISH》、《告別》、《變臉》及《快門》,其中《變臉》獲第31屆東京錄像作品節優秀作品賞、第13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特別表揚獎,《快門》獲「鮮浪潮2010」公開組最佳攝影獎。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第十六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 (ifva) 公開組最後名單
  • 第五屆LUMS 電影節 「最佳劇情片(國際)」
  • 入選第十一屆首爾國際新媒體節 「國際競賽部份」
  • 入選2011第六屆香港亞洲電影節
  • 入選2012 第十四屆烏甸尼遠東電影節
  • 入選2012法國巴黎電影節

 

評審團的話:

攝影巧妙地配合複雜多層的敘事形式:紀錄片、類型電影及心理劇。

導演:黃偉傑

最佳電影

故事簡介:

國內一孩政策下,先先孤單成長的生活片斷中,有媽媽每天的嘮叨,及她跟方波放學後在荒廢鐵路和工廠玩耍的時光。這齣風格寫實、調子不匆忙的作品對九十年代開放政策下經歷急遽轉變的人心,自有一番內化閱讀。大大小小的鏡子照出先先的不安心像,缺失的危機感令她養成將有情信物據為己有的偷竊習慣,是價值觀扭曲,還是童真率性,都說不準,導演用自己的視覺和獨到的筆觸帶來上個世紀的影像和記憶。

 

導演簡介: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碩士。出生於上個世紀80年代的中國哈爾濱,生活在2000年後的北京和香港。導演短片《雙城記》獲「鮮浪潮2010」學生組最佳電影獎。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入選Alpavirama 2011南亞短片電影節
  • 第一屆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金鵬獎優秀攝影

 

評審團的話:

以敏銳的觸角和靈巧的色彩運用,拍出一個關於中國大陸經濟及社會變遷的故事。

導演:張端陽

2009 得獎作品

最佳電影
最佳創意
特別表揚
鮮浪潮大奬最佳創意
最佳電影

最佳電影

故事簡介:

筆下似曾相識的經歷──破碎的家庭、冷冰冰的疏離感──驅使偉傑不由自主地闖進自己寫的故事中。處於真實與虛幻之間,偉傑解開了他筆下被捆綁著的Lolita。然而故事之外,他卻釋放了自己……筆下似曾相識的經歷──破碎的家庭、冷冰冰的疏離感──驅使偉傑不由自主地闖進自己寫的故事中。處於真實與虛幻之間,偉傑解開了他筆下被捆綁著的Lolita。然而故事之外,他卻釋放了自己……

 

導演簡介:

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二年級學生,主修電影藝術。《Merry Christmas》為他執導的第一套劇情片。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評審團的話:

手法新穎,角色突出,敍事風格極富創意。
導演:林尚霆

最佳創意

故事簡介:

良喜歡偷別人手機;斯喜歡用手機拍攝;豪不想再被手機拍攝;強怕欣的手機內的東西讓人知道;欣怕強的手機從此不能接上。他們都知道自己在做甚麼,卻不知道會有這種後果。手機沒有犯錯,他們也沒有。

 

導演簡介: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多媒體理學碩士生。珍惜每次拍攝機會,因為可能是最後一次。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入選第六屆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
  • 入選第三屆重慶民間映畫交流展
  • 入選第五屆IndPanda 國際短片節
  • 第十六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 (ifva) 公開組最後名單

 

評審團的話:

導演以新穎的手法,有趣地說出流動通訊科技如何影響人際關係。
導演:馮廣進

特別表揚

故事簡介:

一位露宿者,無家、無業,是被人遺棄、鄙視的人。生活不再有尊嚴可言,每日猶如受人厭棄的老鼠、蟑螂,隱匿在社會的角落,卻沒有因此改變他對親人的愛。

 

導演簡介:

香港教育學院體藝學系視覺藝術部三年級生。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評審團的話:

導演利用概念形式,以抽離的手法,動人地描寫出現實生活中的苦困。
導演:陳沁慧

鮮浪潮大奬最佳創意

故事簡介:

一家四口的漁民一直從事捕漁,但是漁獲越來越少。家中沒有勞動能力的老人成為了最大負擔。家人開始萌生出捨棄老人的念頭。為了自己的下一代,家人面對前所未有的抉擇,人性的掙扎。原來一切皆是一個循環……

 

導演簡介: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觀塘)數碼電影及電視高級文憑畢業。導演短片包括《後巷的天空》、《三文》、《傳統》等。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入選2012法國巴黎電影節

 

評審團的話:

鮮浪潮大獎:獲得大獎的原因是它的視野出眾,意象獨到,與香港新浪潮電影的精神遙相呼應。 

公開組最佳創意獎:以清晰,創新的手法描繪一個真實卻又時空懸置的世界,滲透著隱憂的結局,對現代家庭價值作有力剖析。

 

導演:黃顯揚

最佳電影

故事簡介:

他們每天都見到彼此,卻從不認識對方。女傭和僱主之子一段不尋常的關係,讓彼此重新學習面對失去和疏離……

 

導演簡介:

正在倫敦電影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她執導的三部短片中,有兩部入選為校外公演的代表作。她的作品觸及社會角落,透過鏡頭關注人與人之間微妙而錯綜複雜的關係。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評審團的話:

導演敏銳而真實地反映出菲律賓傭工在香港孤立無援的狀況,是一套製作非常精練的短片。
導演:劉韻文

2008 得獎作品

鮮浪潮大奬最佳電影
最佳創意
最佳電影
特別表揚
特別表揚

鮮浪潮大奬最佳電影

故事簡介:

行僧披著一件泥黃色的僧衣,穿梭於人群與大廈玻璃幕牆之間,掛著笑臉向路人祝福化緣。但遇到警察的驅趕,攝製隊的疑問關注,以及老婆婆的主動佈施後,他開始反思:甚麼才是真我?

 

導演簡介:

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學位課程三年級生,主修導演。導演短片包括《黑房》、《夜》、《命》和紀錄片《的士》等。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第四屆InDPanda 國際短片節閉幕節目
  • 入選第四十九屆捷克 Brno Sixteen 國際電影節學生作品集
  • 入選第十七屆澳洲布里斯本國際電影節「短片類別」
  • 第十四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 (ifva) 公開組最後名單
  • 入選第二屆波蘭比得哥什 OFF-Era Filmowa 國際電影節競賽

 

導演:陳兆禧

最佳創意

故事簡介:

去舊迎新是日常對待身外物的態度,我們總是排除事物懷有生命的可能。虛幻與真實之間的連繫,即使其微以不足道,不如把它掛在齒上。

 

導演簡介:

現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何倩彤

最佳電影

故事簡介:

在中學生涯最後一場長跑賽中,阿明意外獲得參賽資格。以為終有出頭天的他,卻在最後階段,把機會讓給摯友。比賽考驗的,除了成績,還有更多。榮辱、尊嚴、理想、友情,一一被考驗。

 

導演簡介:

2004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主修導演。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陳英尉

特別表揚

故事簡介:

只專注捕漁工作的父親,多年來都與兒子阿納的關系疏離,兒子的一次手部受傷,令父子間感情產生了奇妙變化……

 

導演簡介:

創意媒體學院文學士二年級生,熱衷於錄像及電影創作。錄像作品包括《驀》(2007)、《海邊》(2007)等。《行人》(2007)更獲邀於「2007年亞洲藝術雙年展」展出。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第十四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 (ifva) 公開組最後名單
導演:黃瑋納

特別表揚

故事簡介:

男女關係,逃不了時間和空間的扭曲。凝望著文彥,摸著肚腹的新孕,Kate的心往下沉,唯的選擇結束。她冷言低泣的告白刺痛文彥的心;文彥傷心欲絕的企圖自盡……就此走向緣份的盡頭?

 

導演簡介:

現職港台攝影師,高清作品《獅子山下.再見石硤尾》榮獲「2007芝加哥國際電視節--最佳攝影獎」之「雨果銀獎」。另一作品《幻之光》於「2007香港同志影展」放映,並獲London Lesbian & Gay Film Festival 邀請放映。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賴憶南

2007 得獎作品

最佳電影
最佳創意
鮮浪潮大奬最佳電影
最佳創意

最佳電影

故事簡介:

在單親家庭成長的俊彥(十歲),受屋村內不良朋輩的影響,終日流連機舖。一次更參與盜竊的行動,希來畢生難忘的經歷……

 

導演簡介: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觀塘分校)數碼電影及電視三年級學生:「我喜歡戲劇的多變,亦愛紀錄片的真實。」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第十三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 (ifva) 公開組最後名單
導演:蒲家威

最佳創意

故事簡介:

便利店的夜班工人青在望遠鏡中找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情人--未來,由暗戀到跟蹤,偷窺到習慣;住在樓下的小圓,生性好動活潑,喜歡裝扮,對於喜歡的人十分進取,藉著收租一事闖進青的世界。一天,小圓更假扮失蹤多時的未來以博取青的歡心。青與小圓一樣沉溺在那個偽裝的身分上,直到她的出現……

 

導演簡介:

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二年級學生,《再見》是首次個人執導的短片。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鄭啟明

鮮浪潮大奬最佳電影

故事簡介:

交換禮物小事一樁,可憐小妹妹卻為此奔波勞碌,竟走去變賣紙皮,悲乎哀哉?沒有驚天動地的場面,也沒有悲天憫人的情節,純粹從這小妹妹的角度出發看世界,跟她一起去感受世間的人情冷暖。

 

導演簡介:

2004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主修導演。 03年赴美國南加州大學修讀夏季電影製作課程。曾執導多套獨立短片及錄作作品,包括《虹》、《計程車》等。《虹》於第七屆兩岸四地學生電影錄像節獲選為最優秀作品;《計程車》則入圍第十五屆匈牙利Mediawave國際電影及音樂節Another Connection競賽部分。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第十三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 (ifva) 公開組金獎
  • 入選第五十四屆德國奧本哈辛國際短片節
  • 入選第三屆InDPanda 國際短片節
 
導演:歐文傑

最佳創意

故事簡介:

生活不是高速公路,迅捷方便,生活是羊腸蹊徑,迂迴起伏。箇中苦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歷於苦困中的人們,是有點冷漠的,因他們身處迷霧裡太久了,可是他們還是會向前走,向前走。

 

演簡介:

2006年修畢於香港藝術學院媒體藝術高級文憑課程後,其畢業作品《兩點水》獲得2006年該校最佳短片獎項(數碼錄像及電影),作品於同年三月參加台灣城市遊牧影展。剛於2006年12月完成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的應用及媒體藝術學士學位課程。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陳偉斌

2006 得獎作品

最佳電影
最佳創意
特別表揚

最佳電影

故事簡介:

馬仔和施丹是同校好友,二人終日無所事事。施丹與惡霸渣巴結怨,慫恿馬仔找他算帳。馬仔和施丹相約渣巴等人放學後「講數」,卻因貪玩爽了約,令渣巴等人苦等。晚上,渣巴在天橋上看見訓導主任在橋底候車,他悄悄拾起一塊石頭,準備擲向訓導主任……

 

導演簡介:

2005年獲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導演系學士學位。導演短片包括《Out of Focus: AD》(獲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ifva公開組銅獎)、紀錄片《門內漢》等。畢業後的新作品《枉少年》,曾獲第一屆「鮮浪潮短片競賽」最佳電影、第四十七屆Brno Sixteen短片比賽學生組銅獎。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第四十七屆捷克 Brno Sixteen 國際電影節學生組銅牌獎
  • 第六屆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學生影視作品展中國優秀學生作品獎
  • 入選第二十六屆德國慕尼克國際電影節
  • 入選第四十二屆美國芝加哥國際電影節
  • 入選第十二屆法國里昂亞洲電影節
  • 入選第八屆台北電影節
  • 入選2006 波蘭西里西亞學生電影節
  • 入選2007 日本關西亞洲電影論壇
  • 入選2006 香港亞洲電影節
  • 入選法國克萊蒙費朗短片節 2007 國際競賽
  • 入選第三屆韓國釜山大學生數碼電影節
  • 入選第十四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專業劇情部分」
  • 入選第三屆法國巴黎 Pris de Courts 國際短片節「劇情片類」
  • 入選第四屆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新青年短片單元」
  • 入選第三屆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亞洲電影節
  • 入選第三屆約旦安曼短片節
  • 入選2007 美國紐約大學 2007 NEXT REEL 學生國際電影節
  • 入選第二屆波蘭華沙學生電影節
導演:許學文

最佳創意

故事簡介:

也許之前沒有說夠,或是因為每天都有新事物發生。這一刻的我彷彿感到:你仍在面前,話,仍未說完。

 

導演簡介:

現為香港大學學生,導演短片《Go With My Dream》獲2005年香港藝術中心「講.覺.導青年錄像比賽」入圍獎,其他作品有《廿二歲仔殺人事件》、《我,你相信嗎?》、《我想告訴你》,新作為《Eudaimonia》。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導演:楊思朗

特別表揚

故事簡介:

「我的偶像是我爸爸,他是警察,很正義。」平凡小學生的作文,引發出不能回頭的終結。小五生小明被同班同學嘲笑,搶去這份代表爸爸的作文,小明為此與小霸王打架而被校長處罰,但小霸王沒有被罰。小明深深不忿,偷了爸爸的佩鎗,準備去幹掉小霸王並拿回作文。這一夜,小明走進了殘酷卻真實的成人世界……

 

導演簡介: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觀塘分校)數碼電影及電視高級文憑的學生。自小開始閱覽無數港產片。十七歲因一個機遇,毅然拿下整副身家六百大元去買貨,不足一年已成為Yahoo拍賣場年紀最細又最高評分的港產片絕版VCD賣家。

 

獎項:

  • 鮮浪潮鮮浪潮大奬 1970
    鮮浪潮最佳電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創意 1970
    鮮浪潮最佳攝影 1970
    鮮浪潮最佳劇本 1970
    鮮浪潮特別表揚 1970
    鮮浪潮最佳導演 1970
    鮮浪潮最佳編劇 1970
    鮮浪潮最受觀眾歡迎獎 1970
  • 第十三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 (ifva) 公開組最後名單
導演:陳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