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簡介:
世界崩壞之後,懷思在荒廢舊城收集了爺爺的日記,在兩個意見抵觸的小男生結伴相護下穿越危險的森林,沿途以僅有對成人世界的憶思,理解眼前狀況。月夜上路的鏡頭全部廠景營造,淺景深寫照看不見的引力場,繼而黑白光影、簡潔構圖,投寄出遠近分明,卻深邃不見底,像回憶又像夢的超脫空間;一部極難得探討詩意敘事的實驗性佳作。
導演簡介:
2003年於香港演藝學院畢業。從事記錄片剪接多年,首部執導短片《遠遠‧回憶》獲「鮮浪潮2010」公開組最佳創意獎。
獎項:
評審團的話:
以有限的空間和節制的色彩,作了一次富冒險精神的電影實驗,勇氣可加。
故事簡介:
賴恩慈對焦菜園村,以一個描寫爺爺與小孫女相處的小故事,向保衛家園而作反抗的村民致敬。鏡頭隨爺孫兩人走到立法會外,眺望已拆卸的天星、皇后碼頭舊址,走訪待重建的舊樓,以富貴竹作祝福,處處流露關懷。加上飾演小孫女的簡詠兒非一般「填鴨」式的率真演出,見證下一代實實在在的公民意識覺醒歷程。
導演簡介: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電視學士及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碩士畢業,現於英國列斯大學攻讀戲劇碩士。並於獨立劇團好戲量擔任編、導、演崗位。入選第二屆金馬電影學院。紀錄短片《笨蛋老師》獲第二屆全球華語大學生影視作品最佳剪接獎。劇情短片《1+1》獲「鮮浪潮2010」鮮浪潮大獎及公開組最佳電影獎。
獎項:
評審團的話:
鮮浪潮大獎:簡約、率性和自然的電影風格,準確地回應了香港80後一代的心態:他們尋找身份認同,竭力保存急速流失的集體回憶。
公開組最佳電影獎:以簡約自然的手法,敘述一個多層次的故事,兩名主要演員尤其吸引觀眾的注意。
故事簡介:
地震後的四川擂鼓鎮,失去妻子的老徐準備再婚,但面對還沒走出喪母陰影的女兒姍姍,他又猶豫不決了。姍姍在念高中,知道父親打算續弦,心裡都是鬱結,獨自出走去看堰塞湖。那是一個由塌方的泥土掩埋整個鎮後形成的湖,美麗而充滿危機,有待疏通。破壞會希來新的景象,這可以大自然給人的啟示?
導演簡介: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碩士。作品《再見阿聾》曾入圍第十四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公開組;《堰塞》獲「鮮浪潮2010」公開組最佳劇本獎。
獎項:
評審團的話:
透過圓熟的劇本和紮實的製作,角色遊走於四川地震後的山山水水,重思劫後餘生的意義。
故事簡介:
新聞攝影師不斷追求精準,終會達致人機合一的境界,分不開到底是人成為了機器,還是相機自有拍攝的欲望。對於阿昌和他的至愛Leica,卻不為擁有這份超然本能而驕傲,他們合作拍了一張生死剎那間的照片,相中人的目光,叫阿昌後悔一生,他自此沒有力氣繼續拍照,只得等待救贖。根據著名新聞攝影大師林繼昌的經歷改編,本片採訪了他當年的戰友、重塑他傳奇的一生,帶出攝影與被攝者的哲學性辯思。
導演簡介:
畢業於樹仁新聞及傳播學系、英國倫敦電影學院。導演短片包括《WISH》、《告別》、《變臉》及《快門》,其中《變臉》獲第31屆東京錄像作品節優秀作品賞、第13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特別表揚獎,《快門》獲「鮮浪潮2010」公開組最佳攝影獎。
獎項:
評審團的話:
攝影巧妙地配合複雜多層的敘事形式:紀錄片、類型電影及心理劇。
故事簡介:
全片只有三個角色:被神職人員侵犯的少女、知道這祕密,帶她找門路墮胎的好友,和利用她們心急籌錢的惶惑心態而加以逼害剝削的嫖客。此外,其實還有一個重要角色,就是少女掛在口邊的神,「神會知道的。」她如是說,情節發展因而具備天國將臨的畫外張力,也諷刺地將她深深困在人間煉獄中。高水準的光影畫面,給年輕演員造就發揮空間。全片只有三個角色:被神職人員侵犯的少女、知道這祕密,帶她找門路墮胎的好友,和利用她們心急籌錢的惶惑心態而加以逼害剝削的嫖客。此外,其實還有一個重要角色,就是少女掛在口邊的神,「神會知道的。」她如是說,情節發展因而具備天國將臨的畫外張力,也諷刺地將她深深困在人間煉獄中。高水準的光影畫面,給年輕演員造就發揮空間。
導演簡介:
賴憶南在2002年獲電影電視(榮譽)藝術學士。三齣高清作品奪2007年芝加哥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獎,其中《獅下山下,再見石硤尾》更獲最高榮譽「雨果銀獎」。另一作品《幻之光》於「2007香港同志影展」放映,並獲London Lesbian & Gay Film Festival 邀請放映。他曾執導《散.不散》參加鮮浪潮(公開組)2008,獲得鮮浪潮特別表揚。
故事簡介:
據說人類是由魚族進化過來的,然而莊子說得明白:你未懂魚之樂趣。一名神秘男子神志不清地出現,漁民少女悉心照料,卻弄不清他的來歷,既像江湖避難,又似自殺未遂,甚至可能是少女獨守漁排的解悶臆想。是時候暫忘理性邏輯分析,讓馬嘉裕如畫的構圖、充滿詩意的攝影,給我們一次遊轉天地山水的經驗,震動一下沉睡體內的遠古魚魂。
導演簡介:
畢業於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現就讀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導演短片《子非魚》獲「鮮浪潮2010」學生組最佳創意獎。
獎項:
評審團的話:
刻意經營風格而自然流暢,製作者以自己的規則建構了一個完全可信的世界。
故事簡介:
一齣延誤救治的醫療事故和一宗少婦危坐天台的企圖自殺事件,底蘊是反映社會制度缺乏靈活彈性,醫療分工到了冷漠不仁的地步,抑或是指出社會已有足夠的監察機制,可迅速去判別人性對錯,找出公道?對於吳浩然,以上都是過於簡單的詮釋,他將因果連鎖的故事性,以結構形式大膽重新排列,凸顯對人性的體會,並對以社會批判為名的集體意識,作出一次深刻的反省。
導演簡介:
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的數碼媒體(榮譽)文學士學位課程,曾參與電影和廣告製作。入選第二屆金馬電影學院。導演短片《不知者》獲「鮮浪潮2010」學生組最佳攝影獎。
獎項:
評審團的話:
自片首一個令人屏息靜氣的長鏡頭段落開始,攝影已展出獨有的專業能力。
故事簡介:
都是塔倫天奴惹的禍嗎?坐鎮租碟店一萬多小時的肥仔,與嬌小女同事在無數影碟包圍下天天相對,來收陀地的黑社會只是嚇唬幾句,肥仔就決定突破人生沉悶,去跟老外買槍,像《的士司機》在家中練習,仿如《英雄本色》潛進卡啦OK當獨行殺手,最後卻回到好不現實的現實。一個簡單的英雄夢,藉電影的做夢精神引爆。
導演簡介:
就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現為香港大學交流生。導演短片《肥仔成龍》獲「鮮浪潮2010」特別表揚。
獎項:
故事簡介:
萬家燈火,每一家的日與夜,都各有故事。保安員阿祥喜歡下廚,是廿四孝爸爸,一對兒女均已長大成人,跟他日漸疏離,只會有手機短訊和字條與他溝通。他把無人認領的愛心,轉移到同事阿嫦的年幼子女身上,卻令女兒懷疑他與別人有染。阿祥生日當天,阿嫦帶同子女上門道賀,平靜家庭頓時翻起波瀾。
導演簡介: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畢業作品《出租爸爸》獲「鮮浪潮2010」學生組最佳劇本獎。
獎項:
評審團的話:
含蓄而世故地描寫一個普通家庭的故事,編與導都明顯吸取了許鞍華等香港導演的經驗。
故事簡介:
國內一孩政策下,先先孤單成長的生活片斷中,有媽媽每天的嘮叨,及她跟方波放學後在荒廢鐵路和工廠玩耍的時光。這齣風格寫實、調子不匆忙的作品對九十年代開放政策下經歷急遽轉變的人心,自有一番內化閱讀。大大小小的鏡子照出先先的不安心像,缺失的危機感令她養成將有情信物據為己有的偷竊習慣,是價值觀扭曲,還是童真率性,都說不準,導演用自己的視覺和獨到的筆觸帶來上個世紀的影像和記憶。
導演簡介: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碩士。出生於上個世紀80年代的中國哈爾濱,生活在2000年後的北京和香港。導演短片《雙城記》獲「鮮浪潮2010」學生組最佳電影獎。
獎項:
評審團的話:
以敏銳的觸角和靈巧的色彩運用,拍出一個關於中國大陸經濟及社會變遷的故事。
Username |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