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太保

Prev Media
Next Media

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是「邵氏」公司在70年代製作成本最高的電影之一,在在體現了「邵氏」作為香港電影史上唯一一家「電影製片廠」(Film Studio)的規模與氣魄(「嘉禾」與它比較,差遠矣!)。故事以唐朝末年的黃巢之亂為背景,寫沙陀國主(谷峰)奉帝詔率領十萬精兵、五百家將及十三名義子到長安討賊的過程,中間經歷了種種政治陰謀、鬥爭和背叛。片名《十三太保》,既指十三名義子,亦是十三人裡最年輕也最有勇有謀的李存孝(姜大衛)。他因為屢建奇功,遭四太保李存信(南宮勳)和十二太保康君利(王鐘)妒忌,被設計陷害,最後十三兄弟互相殘殺,傷亡逾半。張徹在1967年憑《獨臂刀》取得了商業成功後,即不斷重複所謂的「新派武俠片」路線,《十》片算是他野心較大的作品,把歷史結合了武俠,藉大場面的鋪排來提升電影的視野與層次,但最後還是偏重了武打(超過一半篇幅都是打鬥),而且都是十三太保與黃巢軍的對壘,甚少單打獨戰。劉家良的設計避開了冗長重複的毛病,還是發揮了壯觀的效果。十一太保史敬思(狄龍)為了掩護父皇,以一敵百艱苦應戰,死時以一夫當關的姿態,屹立不倒的處理,教人動容(劉後來在《五郎八卦棍》的序幕中把這個設計進一步發揮,採用舞台化的抽象表現手法,慘烈與震懾感猶勝)。李存孝被五馬分屍一場,當年被評為過分血腥、「慘無人道」,惹來過一陣爭議。70年代中期後,張徹變本加厲地增產、濫拍(一年可以高達八部產量),《蕩寇誌》(1975)後沒有了劉家良的協助,也就越見失去神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