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錯著》

文/ 林希諾

 

 

報章:《明報》世紀版

日期:2015-11-25

 

「鮮浪潮」於各電影學院間算是有名的競賽活動,並不多短片競賽會提供預算給參賽隊伍;身邊有不少朋友都曾參與過「鮮浪潮」拍攝工作,故此自己也鼓起勇氣報名。當時並不知道今年正值「鮮浪潮」舉辦十周年,只知多年來參賽短片質素不斷提高,故此也沒有期待得獎,只希望能拍出自己滿意的作品。

 

一切源於為劇本作資料蒐集的時候看到一宗台灣倫常慘劇,事件關於一名兒子受不住父親長期對家人暴力恐嚇,終於動手殺死了親生父親。最有趣的並非事件本身而是事後兒子毫不後悔的態度,就如自己做了一件正確無誤的事。正正是這種態度引發我想出《錯着》。

我們每人在生活中少不免做了明知是錯的決定,經過自我懷疑和一大串分析思量卻還是堅持自我。在情在理是對是錯旁觀者說不清楚,只有當局者才能感受其中痛苦。這是我構思劇本時的想法。

 

我從來覺得《錯着》是一個簡單的家庭故事,講述丈夫對太太(黃佩珍飾)提出離婚後,數日內太太的傷心抑壓,繼而影響到與兒子(薛立賢飾)的相處……因此我只想用最簡單的鏡頭專注於單一主角的心理起伏。短片中每一部分,從拍攝長鏡頭到主題曲填詞對我都是新挑戰。效果成功與否就請觀眾和評審作評論。

 

其一困難之處是和演員母親和兒子排戲溝通的過程。為了找到令他們動容的觸發點和更了解他們,我不時要他們回憶真實生活中悲傷的經歷;有時令演員忍不住流淚這反而讓我有罪惡的滿足感。

 

記得最後琪向兒子坦白的一場花了我和演員不少時間商討角色應有的反應態度。為了讓演員在長鏡頭下自在說出一大段獨白,我讓她即興對白。在此我算是冒了點風險,但我喜歡最後得出的效果;我始終相信演員才是最了解角色內心的人。

 

與演員相處溝通是一門大學問,要讓他們相信你並交出真實的一面,當中牽涉的技巧和知識是我這個沒什麼朋友的人需要不斷學習的。當然我亦有向指導師羅啟銳導演提出與演員溝通的疑問,他會直接改正我錯的觀念,又給我另一方面的想法。可惜拍攝期間他要離港工作只能透過信息溝通,未能有更多面對面交流。

 

其中一個拍攝日大部分的人員因為膳食不潔而腹瀉,卻仍要繼續工作。全隊人只有景內唯一的廁所可用,幸好自己沒成為腹瀉的一分子,但相信從此以後會對團隊膳食更加注意。現在提起似是難過,卻正正是這些小插曲令連續六日的拍攝工作變得更刺激和有趣,當然十分感激團隊和演員陪我一起撐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