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 香港地的非人生活

 

《山洞野人》

 

 《子非魚》

 

在日常生活裏,我們很常習慣用自己的角度思考,甚少會跳離自身的觀點,代入他者或他物,省思其他存於身邊的現實問題。然而只有當創作人能跳出此思維窠臼,向觀眾提供不同的思考角度,才能為作品帶來深厚的價值,《山洞野人》和《子非魚》便是優秀例子。

 

何應權的《山洞野人》劇本層次豐富,敘事角度遍及生者與亡者,描繪白田邨被清拆重建的景象。身處該地的人與魂,都必須面對失去家所的結局。影片結合虛構故事與真實紀錄,一邊透過故事,重現居民的經歷;另一邊以紀錄片形式,訪問他們被迫遷離的感受。同時加插劇場實驗,以兩隻失去母親的猴子,在廢墟中吵鬧,為人類釋放無從宣洩的壓抑。三種形式共冶一爐,引證創作者的思考廣度。

 

馬嘉裕的《子非魚》則讓我們化身成人魚,用海洋生物的角度遙望大海,觀察以捕魚為生的人類,以及香港的現代發展。故事沒有一臉嚴肅地闡述人類造成的生態問題,而是透過人和人魚的相遇,來讓彼此互相理解。劇情極具魔幻色彩,且富有詩意,構成一個現代童話故事。

 

出席映後談:何應權 x 馬嘉裕
主持:陳力行

 

Vimeo 播放連結:

映後談:https://vimeo.com/531251873

 

**每部短片可供觀影時間為一個月(《山洞野人》、《子非魚》會在5月7日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