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杜琪峯給導演3個錦囊

 

文、圖:校記 熊嘉欣(浸信會永隆中學,中四)

文字整理:鄭秀賢

 

報章:明報

日期:2018-4-24

 

【明報專訊】鮮浪潮電影節有限公司(鮮浪潮)主席、香港導演杜琪峯及演員舒淇等,於4月6日出席由鮮浪潮主辦的「第12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開幕禮,開幕電影《無伴奏》的日本導演矢崎仁司、開幕短片《吊吊揈》的導演李駿碩及19名本地競賽參賽者也有到場,杜琪峯更分享對香港電影及新晉導演的期望。

 

「我為香港做過什麼呢?」杜琪峯曾自問。他認為,自己成長時在香港獲得很多機遇,是時候回饋,故在2003年決定競選香港藝術發展局委員,並在2005年發起成立孕育電影人才、為電影業界注入新動力的鮮浪潮。由鮮浪潮主辦、旨在通過競賽資助和鼓勵年輕創作人的「鮮浪潮國際短片節」便由此誕生。

 

競賽對象為未曾正式製作新手

短片節的本地競賽對象為未曾正式製作電影的「新手」,有志投身電影創作的18至35歲香港居民可報名參加,作品會由專業評審甄選,入圍者可獲上限10萬港元的資助,製作一部片長10至30分鐘的短片。杜琪峯指出,該比賽可為年輕人提供平台,透過作品展現想法、熱誠。雖然最終只有少數人能突圍而出,但他認為「輸贏並不是問題」,參賽者的最大得益是展示其作品和意念的經驗,「是一個無票房負擔、摸索自己應如何創作的嘗試」。

 

展示作品意念成參賽者最大得益

曾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等殊榮的杜琪峯認為,導演最需要具備的是「視點」、「熱情」和「執行」,「視點」即「要清楚知道想表達的是什麼」,再在電影細節中把信息表達出來;「熱情」即不能「求其」,「要有很希望表達某個想法、信息的執著」,不怕「NG」、着重細節,將作品「完美化」;至於「執行」,他說因創作人即使有再多想法,不實行也是毫無意義,故緊記專業導演「應有辦法解決所有問題」。

 

短片節過去成功培育多名出色的新晉導演,包括《一念無明》導演黃進及《樹大招風》導演歐文傑、黃偉傑和許學文。杜琪峯說,香港電影工業曾有很輝煌的歷史,「若那個年代的導演也不盡力協助他們(指新導演),就難以維持香港電影文化的延續性」。他希望能幫助更多參賽者發展為「正式」導演,並相信香港電影工業尚有前景。

 

■編輯部評語

需精選主題取捨內容

原文直接切入杜琪峯的分享內容,雖吸引,但應留意需先略為交代活動詳情、嘉賓身分等。報道內容詳盡,結構頗完整,欣賞同學能善用講者話語,加強趣味。但原文略嫌累贅,需精選主題,對內容有取捨,以吸引讀者。

 

【文章經編輯刪節】